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苏武传

标题包含
读苏武传
伸脚踏沙迹,开口吃汉天。 见天不见雪,况辨雪与毡。 环观不敢杀,谓是不死仙。 汉庭方求不死诀,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毡夹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杰"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或者这个人并不是公众人物。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伸脚走在沙滩上,张口承受阳光。 看到天空没有雪花飘落,怎么能分辨出雪和毡呢? 周围观看的人都不敢妄下结论,认为我不死是仙人。 汉朝朝廷正寻求长生不死的秘诀,方士们用露水掺和着玉粉,哪比得上我这个老臣披着毡吃着雪呢?
去完善
释义
伸脚踏沙迹:指苏武被匈奴流放北海牧羊时,脚印深入沙漠的故事。 开口吃汉天:指苏武在匈奴受尽磨难,仍坚守气节,不吃匈奴的饭食,只吃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 见天不见雪,况辨雪与毡:描述了苏武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连雪和毡都难以分辨。 环观不敢杀,谓是不死仙:形容苏武在匈奴的威慑下,依然坚守信念,使得匈奴也不敢轻易杀害他,认为他是不会死的神仙。 汉庭方求不死诀:指汉朝皇帝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 方士取露和玉屑:描述了方士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 何如老臣毡夹雪:比喻苏武的坚贞品质胜过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士。
去完善
赏析
《读苏武传》是明代诗人陈杰的一首描绘苏武牧羊事迹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苏武在北海艰苦牧羊的情景,以及他坚贞不屈、忠诚于国家的品质。 “伸脚踏沙迹,开口吃汉天”,描述了苏武在茫茫沙漠中的生活场景。虽然环境恶劣,但苏武始终坚守信念,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见天不见雪,况辨雪与毡”,表现出了苏武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艰难。他不仅要忍受寒冷的天气,还要在茫茫白雪中找到自己的羊群,以维持生存。这种坚韧的精神令人敬佩。 “环观不敢杀,谓是不死仙”,表达了匈奴人对苏武的敬畏之情。尽管他们多次试图逼迫苏武投降,但最终都被他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对他充满敬意。 “汉庭方求不死诀,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毡夹雪”,则是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在汉朝宫廷里,方士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不惜耗费大量资源寻找灵丹妙药。相比之下,苏武却在困境中用毡夹雪作为食物,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这首诗借古讽今,呼吁人们珍视生命,发扬民族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苏武传》是南宋诗人陈杰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与金朝的战争时期,也是元朝开始崛起并逐渐统一中国的时间段。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杰作为一名南宋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通过对汉朝忠臣苏武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忠诚、气节的赞美。在诗中,陈杰以苏武为榜样,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信念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在诗人的时代背景下,金朝对南宋的军事压迫和政治侵略使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南宋朝廷内部却出现了投降派和抵抗派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陈杰选择坚定地站在抵抗派一边,希望通过诗歌唤醒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激发人们的斗志,共同抵抗外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