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黄法师斋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釜,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羲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羽人:仙人。2. 丹丘:神话中的神仙居处。3. 轻房:轻便的房屋。4. 冒:靠近。5. 苍顶:山顶。6. 云飞北斗坛:形容天空中云朵飘荡的景象。7. 瀑洗洪崖井:形容瀑布从高处流下的景象。8. 三更:深夜时分。9. 火交坎:指炼丹过程中的火候掌握。10. 八十:形容年龄较高。11. 雪垂领:形容头发花白。12. 深香熨玉釜:形容用浓郁的香料熬煮。13. 淑气:温和的气韵。14. 回丹鼎:指炼丹的过程。15. 无为香:道家修行的一种香。16. 萧台景:指宁静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高似孙在游历桐柏山时,描绘了山中黄法师斋的情景。诗人以超凡脱俗的笔调,形象地描绘了黄法师斋处的环境和氛围。诗中的“羽人归丹丘”表达了诗人希望追求仙境、回归自然的愿望;“轻房冒苍顶”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致观察,写出了“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的景象,给人以如在眼前的感觉。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描述了道士们生活修行的艰辛与坚定。而“深香熨玉釜,淑气回丹鼎”则表达了他们对炼丹修道的执着追求。诗中还写到,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就能达到超脱的境界。此外,“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也寓意着诗人对于清静无为、远离尘世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桐柏山黄法师斋》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高似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
在创作此诗时,高似孙已经年逾古稀,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任地方官吏,后因官场纠纷辞官回乡,晚年寄情山水,以诗文自娱。这一时期,高似孙的诗歌创作主题多为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感慨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桐柏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境内,是江南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中寺庙众多,黄法师斋即为其中一座寺庙。当时,桐柏山的宗教文化繁荣,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参禅。高似孙在此地游览时,被桐柏山的美景和寺庙的庄严氛围所感染,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