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蔡山渡

标题包含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鮆鱼一尺枇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百姓家中破旧的竹子制成的门扉,浪潮来临河水高涨,淹没到篱笆的根基。这里有一尺长的美食鰶鱼和小巧的枇杷,趁着顺水船行而来,斟满酒樽痛饮一番。
去完善
释义
1. 江上:指江边。 2. 破竹门:破损的竹子做的门。 3. 潮来水:江边的潮水。 4. 浸篱根:侵蚀篱笆的根部。 5. 鮆鱼:一种鱼名,又称刀鱼。 6. 一尺:形容鱼的长度。 7. 枇杷小:枇杷树上的果实还未成熟。 8. 放溜船:顺着水流快速行驶的船。 9. 酒满尊:装满酒的杯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渔村的风情画卷。诗人首先描述了江边的渔村风光:简陋的竹门、潮水漫过篱笆的情景。这种景象看似简单,但却展现了渔民生活的真实面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渔村生活的亲近与关注。 接下来,诗人在诗中提到了“鮆鱼”和“枇杷”两种江边的特产。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当地风俗的体现。“鲫鱼”是当地的一种鱼类,而“枇杷”则是一种水果,这两种事物都是江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以这两个典型的物象作为突破口,生动地呈现了江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最后,诗人描述了渔民在江边放流船只的场景,以及他们在船上畅饮的情景。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展示出渔民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一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渔民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活的热情赞美。 总之,《蔡山渡》是一首描绘江边渔村风情的佳作。诗人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江边生活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蔡山渡》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高似孙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高似孙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国子正、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务,但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国家命运,以文学和史学的研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政治腐朽、外患严重的困境之中。金兵入侵,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然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却涌现出了许多像高似孙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记录历史,传播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蔡山渡》这首诗中,高似孙通过描绘蔡山渡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借景抒情,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融入诗中,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首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