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钱公山园
朝廷文物自升平,公主园林尚典刑。
山好尽强金谷涧,客来且上翠微亭。
鹤鸣欲说前时事,花在非如旧日馨。
多少唐人诗意思,无人知得更冥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和平繁荣的时代,朝廷和国家的文化氛围浓厚;公主的园林也是典范的象征。山水景色犹如金谷涧那样秀美壮丽,游客们络绎不绝地登上翠微亭欣赏美景。仙鹤在空中鸣叫仿佛诉说着过去的历史故事,花朵虽然不像往日那么香气扑鼻,但依然美丽。有多少唐朝诗人的诗意韵味,如今已不为人所知,渐渐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去完善
释义
1. 朝廷:古代帝王的政体机关。这里指代国家。
2. 文物:指礼乐制度及政治教化。此处指国家的文教和政治情况。
3. 升平:升平是太平盛世的一种说法。
4. 典刑:本意为刑法,此处以典刑借指具有典范意义的法式、规制。
5. 金谷涧:此处为钱公山的别称。金谷涧位于江苏无锡,是高似孙所处时代的一座著名风景区。
6. 翠微亭:此处借指山间的亭子。翠微泛指青翠的山色。
7. 鹤鸣:此处为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化的鹤来表达过去的时光已去不复返。
8. 花在非如旧日馨:意思是说花儿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芳香了,代表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
9. 唐人诗意思:即唐代诗人的诗歌意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参政钱公山园”为题,展现了诗人高似孙对朝廷、文物以及自然的观察与思考。首联提及“升平”的朝廷和公主的园林,表现出一种稳定和谐的氛围;颔联则描绘了山园的景色之美,强调金谷涧的山势峻峭和翠微亭的位置险要;颈联则通过对鹤鸣、花开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化;尾联则以“无人知得更冥冥”收尾,表达出作者对于唐代诗人所留下的诗篇及其深意的无限感慨。整首诗寓情于景,旨在传达出一种时光荏苒、历史沧桑的深沉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参政钱公山园》是南宋诗人高似孙的一首描绘江南园林美景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具体年份尚无确切记载。
在当时的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园林艺术尤为突出。参政钱公是一位著名的官员,他的山园位于江南地区,景色优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欣赏。这首诗便是高似孙在游览参政钱公山园时所作。
在这一时期,高似孙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江南园林的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在多首诗歌中描绘了江南园林的美景,表达了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当时的一些知名文人交好,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
在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的影响,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这一时期的江南园林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和建筑风格。这些因素都为高似孙创作《参政钱公山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