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居中潇湘图歌

标题包含
黄居中潇湘图歌
天晴而雨断兮,作苍梧九疑之高。 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 树不知名兮山抱复岭,沙不计程兮水趋它洲。 波作止兮蛟舞蛟蛰,云晦明兮猿呼猿愁。 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 谁呼鱼兮北澨有酒,谁鼓枻兮南津有舟。 怀斯人兮杳霭千里,目怅望兮吾其归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气晴朗时雨滴消失,化作苍梧和九疑的山巅。 秋风瑟瑟让江河奔腾,宣泄着潇湘和洞庭的洪流。 山间树木丛生,山路环绕曲折,沙粒堆积成岸,河水朝着远方的洲地流动。 波浪涌起时如同蛟龙舞动,云彩变幻时像是猿猴哀愁。 草地已然荒芜,兰花也已化为尘土,贾谊回到汉朝,燕雀又有什么过错呢? 是谁在呼唤鱼儿向北的岸边取酒,是谁击打着船桨在南边的渡口摆渡? 怀念着那些离开的人影消失在遥远的天际,眼中满是失落,我何时才能停下脚步歇息?
去完善
释义
1. "苍梧九疑":指湖南南部一带的山川,其中苍梧、九疑分别是两座山的名字。 2. "秋风"、"川怒":形容秋天的江河水流汹涌奔腾的景象。 3. "潇湘"、"洞庭":两个位于湖南省的主要河流名称。 4. "树不知名":形容山林中的树木种类繁多,无法一一辨认。 5. "沙不计程":形容河水中夹杂的泥沙数量众多,难以计算距离。 6. "波作止兮蛟舞蛟蛰":描述波浪起伏时,水中潜藏的蛟龙会随之起舞或潜伏。 7. "云晦明兮猿呼猿愁":描写山间云雾变化时,猿猴会有呼唤或者悲伤的表现。 8. "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形容大地上的植被和兰花都逐渐凋零,被尘土覆盖。 9. "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借用贾谊的典故,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感慨。贾傅即贾谊,曾作《吊屈原赋》悼念屈原。鵩鸟是古代一种不祥的鸟类,此处借指贾谊因忧患而死。 10. "谁呼鱼兮北澨有酒":描绘一位渔夫在河边呼喊捕鱼,另一边有人在北岸饮酒。 11. "谁鼓枻兮南津有舟":描述有人划桨驾舟在南面的渡口摆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潇湘图的美景。首句“天晴而雨断兮,作苍梧九疑之高”,描述出晴天与阵雨交替的天气现象,通过苍梧和九疑两座山脉表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接着“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将秋风、江水融为一体,彰显出潇湘图景的动态之美。随后的句子“树不知名兮山抱复岭,沙不计程兮水趋它洲”,强调了潇湘地区丰富多样的植被地貌,展示了水域沙滩的广阔无垠。 接下来的两句,“波作止兮蛟舞蛟蛰,云晦明兮猿呼猿愁”,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以人的情感,表达出潇湘地区的生态繁茂。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又感慨地问道:“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此处引用了贾谊和高适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即便拥有豪放胸怀和高尚品格的人也无法抵抗时间流逝,无法改变生活无奈的事实。 最后,诗人以设想自己告别繁华俗世,向往清幽之境的心态结束全诗,以此表达对潇湘地区美好景色的无限留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居中潇湘图歌》是高似孙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画家黄居中的作品《潇湘图》,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众生活困苦。然而,文化艺术却在此时得到了发展,尤其是绘画艺术,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画家和作品。黄居中作为当时的一位知名画家,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高似孙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曾担任过官员,但由于不满朝政,辞官回乡,专注于文学创作。他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题画诗。在这首《黄居中潇湘图歌》中,他通过对画作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