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浮冈

标题包含
浮冈
山含宿冻未曾销,鸟去仍回水路遥。 千树梅花三尺雪,一帆风力半江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群山中的寒气尚未完全消散,鸟儿飞离之后又回到远方的水路。 千株梅花开在三尺厚的雪中,一艘帆船借着风力行进在半江的波涛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宿冻:指残留的冻结。这里是指山间的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 2. 水去仍回:指江水流动的方向不断变化。 3. 三尺雪:形容梅花的洁白和高雅。 4. 一帆风力:指船行江上,借风力前行。
去完善
赏析
《浮冈》是高似孙描绘冬日江景的一首诗。首句“山含宿冻未曾销”,用“宿冻”来形容山的形象,表现了冬日的严寒。次句“鸟去仍回水路遥”则写出冬日的寂静与孤独,虽然寒冷,但仍有生命的存在。接下来的两句“千树梅花三尺雪,一帆风力半江潮”则充分展现了冬日美景:千株梅花盛开在三尺厚的雪中,一艘帆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递出强烈的空间感、季节感和生活气息。整首诗韵律和谐,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冬日的寒冷和美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浮冈》是南宋诗人高似孙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高似孙的生活背景。高似孙生于南宋时期,他的家族世代为官,父亲曾任江南东路安抚使,母亲是范仲淹的后裔。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高似孙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史学、地理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浮冈》作于南宋末年,此时的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使得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困苦。高似孙作为士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家园破碎的忧虑。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事失利,民不聊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抗金事业,用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高似孙也不例外,他在《浮冈》一诗中,通过对故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故乡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