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桥纹蕈

标题包含
石桥纹蕈
绝冥万丈深,积翠凌空危。 清涧月自浴,孤芳人不知。 石骨溜香髓,松苓涌凉脂。 忽然青云阴,见此白玉姿。 冉冉露痕重,漼漼雪花滋。 淑气注阳鼎,甘津灌华池。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聊欲燕其阳,饱食五色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积聚的绿色直冲云霄,令人畏惧。 清澈的山涧中月亮自我洗浴,孤独的芳香无人知晓。 坚硬的石骨流淌出香气浓厚的骨髓,松树根下涌动着清凉的脂膏。 突然间乌云遮蔽了天空,显现出如玉般洁白的身姿。 缓缓滴落的露水痕迹越来越重,如雪花的滋润丰盈。 温暖的气息注入阳气鼎盛的地方,甘美的汁液浇灌在华丽的池子中。 打开经书跪拜修炼宁静的人,领悟道理追寻的是安定的日子。 想要暂且躲避那刺眼的阳光,饱尝五种颜色的灵芝果实。
去完善
释义
1. 石桥:这里指高似孙所在的石桥寺。 2. 绝冥:指非常幽深的山谷。 3. 积翠凌空:形容山上树木繁茂,绿意盎然。 4. 清涧:清澈的小溪。 5. 孤芳:这里指独生的蕈类植物。 6. 石骨:石头。 7. 溜香髓:喻指香味从石头的缝隙中流出。 8. 松苓:松树下的茯苓。 9. 青云:天空中的云层。 10. 白玉姿:形容蕈类植物洁白如玉。 11. 冉冉:缓慢地。 12. 露痕:露水留下的痕迹。 13. 漼漼:茂盛的样子。 14. 雪花:这里指蕈类植物上的水分凝结成的冰晶。 15. 淑气:温和的气息。 16. 阳鼎:煮菌的器皿。 17. 甘津:甜美的汁液。 18. 华池:这里指熬煮蕈类的锅。 19. 开经:翻开经书。 20. 拜修静:拜见修道者。 21.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 22. 燕其阳:享受阳光的温暖。 23. 五色芝:指具有五种颜色的灵芝。
去完善
赏析
《石桥纹蕈》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一首描绘石桥灵芝的诗。诗人在首联和颔联描述了灵芝生长的环境:幽深的山谷、翠绿的树木以及清澈的涧水,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随后,诗人以“清涧月自浴”与“孤芳人不知”构成对比,突显出灵芝超凡脱俗的品质。颈联和尾联则刻画了灵芝的香气、形态、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灵芝的神秘、独特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仙境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桥纹蕈》是南宋文学家高似孙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浙江绍兴地区的一座古石桥——小乌石岙石桥的美景。 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高似孙任绍兴府司理参军,负责审理狱讼案件。这个时期,他经常游历绍兴各地的山水名胜,对当地的自然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来到了小乌石岙,被这里的石桥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石桥纹蕈》。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和乡村都兴建了许多石桥。这些石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成为了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小乌石岙石桥便是其中之一,它位于绍兴城外的山上,因山势险峻,桥身古朴而引人注目。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桥周围的景色和氛围:石桥上的纹理如蕈,桥下的溪水潺潺,四周的山峦叠翠,鸟语花香。这些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