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
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
光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共携手、蘅室兰房,奈何新恨如此。对佳时、芳情脉脉,眉黛蹙、羞搴琼珥。折微馨、聊寄相思,莫愁如水。
青苹再转,淑思菲菲,春又过半矣。细雨湿香尘,未晓又止。莫教一鴂无聊,群芳亹亹。伤情漠漠,泪痕轻洗。
曲琼桂帐流苏暖,望美人、又是论千里。佳期杳缈,香风不肯为媒,可堪玩此芳芷。春今渐歇,不忍零花,犹恋馀绮。
度美曲、造新声,乐莫乐此新知。思美人兮,有花同倚。年华做了,功成如委。天时相代何日已。怅春功、非与他时比。殷勤举酒酬春,春若能留,□还亦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是春之神的颂歌。诗中充满了深情和无尽的含义。我尝试提取其中的意境,用优美的现代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春天来临,绿色的旗帜宣告着它的到来,和风轻轻吹拂。我们摆上陈旧的宴席,弹奏起新曲,迎接美好的祝福。我们用桂花酒洗去琼花的浮华,美丽的阳光照耀在花儿身上,日日夜夜催促着花朵绽放。洗净绿色的光芒,人声在花丛中回荡。春光四溢,桃李花开满枝头,我们的心也在深深感受这美好时光。我们一起牵手,探访幽静的房间,但新的痛苦却如此令人难以忍受。面对美好的时光,我们的情感充满期待,眉头紧皱,害羞地摘下琼花。让我们折下芬芳的花朵,寄托无尽的思念,不要让忧愁像流水一样消失。
春天的气息再次弥漫开来,我们的思绪犹如鲜花般盛开。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细雨湿润了花香,夜幕还未降临就已停止。不要让杜鹃鸟感到无聊,让群花竞相开放。感伤的气氛淡淡消散,泪痕轻轻抹去。琴声萦绕在桂花的帐子里,流苏温暖了我们的心。望着远方的美人,又是离别的时候。美好的时光渐行渐远,香气不愿为我们做媒,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芳香的花朵。春天渐渐离去,我不忍心看到零落的花朵,仍然留恋余下的美丽。创作美妙的歌曲,创造新的声音,没有什么比获得新的知音更让人高兴的了。思念美人啊,有花相伴。年华已过,成功如抛弃之物。天时相互更替,何时才能终止?遗憾春天的努力,无法与其他时候相比。我怀着诚挚的心,举起酒杯,感谢春天的馈赠。如果春天能留下来,我会非常高兴。
去完善
释义
《莺啼序》:本为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南宋著名文人高似孙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首长调。这是一首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为背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的抒情之作。
1.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政治家,是楚辞的创始人。“九歌”是屈原作品中的一部分,主要描述了祭祀神明的诗歌。东皇太一,屈原在《九歌》中描绘的一位春神,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一句是说,借用了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的诗意来表达春天。
2. 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青旂,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旗帜。这句是说,春天来临时,春风吹拂,旗子飘动,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3. 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陈瑶席,摆放玉石筵席。琳琅,形容乐器美妙的声音。窈窕,指美好的景致。嘉祉,指美好的事物。这句是说,在美好的景致中,人们摆设华美的筵席,奏响美妙的音乐,向春神献上祝福。
4. 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桂酒,用桂花酿造的美酒。琼芳,形容美酒芳香四溢。丽景晖晖,形容美丽的景色光明璀璨。这句是说,饮用了桂酒后,美好的景色使人陶醉,春日阳光普照,催生花朵绽放。
5. 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湛青阳,形容天空湛蓝晴朗。新沐,形容春天阳光的照耀。人声澹荡,形容人们在春天欢快地歌唱。这句是说,春日阳光照耀大地,人们的欢声笑语在花海中回荡。
6. 光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光汛,形容春光流转。崇兰,赞美兰花的高尚品质。坼遍桃李,形容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深心,指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句是说,春光流转中,兰花、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引人深思。
7. 共携手、蘅室兰房,奈何新恨如此:蘅室兰房,指美好的居所。新恨,指突如其来的忧愁。这句是说,共同携手度过美好的时光,然而突然产生的忧愁让人无奈。
8. 对佳时、芳情脉脉,眉黛蹙、羞搴琼珥:佳时,指美好的时光。芳情,指美好的感情。眉黛蹙,形容眉头紧皱。羞搴琼珥,形容害羞地戴上耳环。这句是说,面对美好的时光,心中充满美好的感情,但因羞涩而不敢表露。
9. 折微馨、聊寄相思,莫愁如水:微馨,指微弱的花香。莫愁,古代楚国神话中掌管爱情的神女。这句是说,将微小的花香作为寄托相思之物,期望爱情之神莫愁带来好运。
10. 青苹再转,淑思菲菲,春又过半矣:青苹,指水面上的浮萍。淑思菲菲,指美好的思绪不断涌现。这句是说,水面上的浮萍再次出现,美好的思绪纷至沓来,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11. 细雨湿香尘,未晓又止:细雨湿香尘,形容春雨滋润大地,香气弥漫。这句是说,春雨湿润大地,香气弥漫,但天还没亮就停下了。
12. 莫教一鴂无聊,群芳亹亹:一鴂,指一种叫伯劳的鸟。群芳,指各种花卉。亹亹,形容生机蓬勃的样子。这句是说,不要让伯劳鸟发出无聊的叫声,而是要欣赏各种花卉的生机蓬勃。
13. 伤情漠漠,泪痕轻洗:伤情,指悲伤的情感。漠漠,形容广泛分布。泪痕,指流泪的痕迹。这句是说,悲伤的情感广泛存在,流泪的痕迹轻轻洗去。
14. 曲琼桂帐流苏暖,望美人、又是论千里:曲琼,指弯曲的玉簪。桂帐,指桂树做成的帐子。流苏,指下垂的穗子。美人,指心爱的女子。论千里,指相隔遥远。这句是说,望着心爱的女子,感到她离自己越来越远。
15. 佳期杳缈,香风不肯为媒,可堪玩此芳芷:佳期,指美好的时光。香风,指芬芳的香气。芳芷,指芳香的花草。这句是说,美好的时光难以捉摸,芬芳的香气不愿做媒人,只能忍受这种无法实现的爱情。
16. 春今渐歇,不忍零花,犹恋馀绮:春今渐歇,指春天即将结束。零花,指凋谢的花朵。馀绮,指残留的美丽。这句是说,春天即将结束,舍不得花朵凋谢,仍留恋那些残留的美丽。
17. 度美曲、造新声,乐莫乐此新知:度美曲,指创作优美的歌曲。造新声,指创新的音乐风格。新知,指新交的朋友。这句是说,创作优美的歌曲和创新的音乐风格,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结交新朋友。
18. 思美人兮,有花同倚:思美人,指思念心爱的人。有花同倚,指与心爱的人一起欣赏花朵。这句是说,思念心爱的人,希望能和她一起欣赏美丽的花朵。
19. 年华做了,功成如委:年华,指时间。做了,指过去了。功成如委,指成功就像放弃一样容易。这句是说,时间过去了,成功的道路似乎容易走过。
20. 天时相代何日已:天时,指自然的规律。相代,指交替。何日已,指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句是说,自然的规律何时才能停止交替。
21. 怅春功、非与他时比:春功,指春天的功效。他时,指其他时候。这句是说,感叹春天的功效与其他时候相比有所不同。
22. 殷勤举酒酬春,春若能留,□还亦喜:殷勤,指热情周到。举酒,指举起酒杯。酬春,指感谢春天。这句是说,热情周到地举起酒杯感谢春天,如果春天能留下,那么一切都将变得欢喜。
去完善
赏析
《莺啼序》是高似孙根据屈原则的《九歌·东皇太一》创作的,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感伤。诗人借助于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忧伤之情。
诗篇以“青旗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开始,通过旗帜和春风描绘出了春天来临的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春日里的人们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共享美景,营造了热烈的氛围。随后,诗人在描写春光的同时,传达出对于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之情。
在诗篇的中段,作者引入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对佳时、芳情的抒写,以及使用“莫愁如水”的表达,强调了人们对感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下来,作者又以“青苹再转,淑思菲菲,春又过半矣”反映出春天的流逝,表现出时光荏苒的主题。
诗篇的最后部分,表达了作者面对春天消逝时的无奈,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新知的热爱与欣喜。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独到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莺啼序》是高似孙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中国的历史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北方的金国逐渐崛起,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个特殊时期,高似孙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被迫退隐。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这种情感在《莺啼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莺啼序》一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哀愁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词的写作手法细腻,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高似孙的词作风格。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晚期文人士大夫在面对时代变迁时的复杂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