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木兰花慢 其三 孟津官舍寄饮若、钦用昆弟,并长安故人

标题包含
木兰花慢 其三 孟津官舍寄饮若、钦用昆弟,并长安故人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都在黑头公。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沉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召唤灵魂的诗篇,举杯共饮,与谁共享?在这凋零落寞的时光里,兴衰离合的故事无穷无尽。时光匆匆,百年的世事变幻莫测,追求功名的雄心壮志都寄托在年轻有为的官员身上。古老的树木在故乡的土地上摇曳生姿,孤独的飞雁翱翔在辽阔的天空中。门前的花儿和柳树又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新绿,让人陶醉于这五彩斑斓的世界。试着问问天地间的造物主,为何要让村庄的笛声和庙宇的鼓声交织在一起,让嬉戏的儿童欢闹奔跑?遥望东方,思念的故人一切安好,没有削减他们生平豪情的“元龙”精神。梦境中的琅琊台上,那曾经的英雄依然心怀壮志,豪情万丈。
去完善
释义
1. 孟津: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2. 官舍: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地点。 3. 饮若、钦用:人名,作者的朋友。 4. 昆弟:兄弟,这里指饮若、钦用二人。 5. 长安:古代都城,即今陕西省西安市。 6. 赋招魂九辩:此处化用了屈原的《招魂》和宋玉的《九辩》,表达离愁之情。 7. 一尊酒:一杯酒。 8. 零落栖迟: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9. 兴亡离合:指国家兴衰、人事离合。 10. 百年世事:指漫长的人生经历。 11. 意功名、都在黑头公:意为追求功名的时光已逝,黑头公是指年轻有为的男子。 12. 乔木萧萧故国:故乡的乔木在风中萧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3. 孤鸿澹澹长空:孤独的鸿雁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寓意作者的心情。 14. 花柳:泛指春天盛开的花草树木。 15. 醉眼眩青红:喝醉后看东西眼花缭乱。 16. 问造物何心:质问造物主为何如此安排。 17. 村箫社鼓:乡村里的音乐活动。 18. 儿童:孩子们。 19. 天东:东方的天空。 20. 好在:安好。 21. 元龙:指三国时期的陈登,以豪放著称。 22. 琅邪台: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用来比喻理想的地方。 23. 依然湖海沉雄:仍然具有豪迈的气概。
去完善
赏析
本词起笔以《离骚》中的“招魂”为引,感慨人生命运的沧桑变迁。接着描绘了故国的乔木萧萧和天空的孤鸿飞过,以自然界的现象寓指世事的无常和人际关系的离别。下片则转向对春景的描绘,花柳、春风以及沉醉其中的双眼都透露出生机勃发的气息。作者在词中传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故人重逢的心情,借梦里琅琊台上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作者豪放磊落的性格特点和壮心不已的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名为《木兰花慢·孟津官舍寄饮若、钦用昆弟,并长安故人》,是南宋文学家高似孙的一首代表作。此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春,高似孙任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令期间。 在创作这首词时,高似孙正身处异乡为官。他曾经因上疏直谏而被贬,此时又身居偏远之地,心情难免有些郁闷。然而,他在孟津任上,与当地百姓相处融洽,并与当地士人饮若、钦用结为好友,他们的友谊和共同志趣使他在异乡感受到一丝温暖。此外,他还时常怀念远在京城的旧友,这首词便是为寄托对故乡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作。 宋光宗绍熙年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内部矛盾依然存在。此时文人墨客们常以诗词歌赋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抱负,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高似孙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色彩。在这首《木兰花慢》中,他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