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才翁
素意杳难寻,残鑪属晚阴。
花知西洛事,雁叫北人心。
客共艰难尽,诗随老大深。
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意难以追寻,只剩炉火照映暮色。
花朵似乎见证了洛阳的故事,大雁的叫声勾起北方人的思念。
经历了世事沧桑,诗歌在岁月中成长。
寄给金陵的信还未收到回复,消息再次陷入沉寂。
去完善
释义
1. 素意:诚挚的意愿或情感。
2. 杳难寻:消失得无影无踪,难以寻找。
3. 残鑪:破败的炉灶。
4. 西洛:洛阳的西部,代指汴京。
5.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因作者是高似孙,南宋时期的文人。
6. 艰难:困苦困难。
7. 老大:年老成年。
8. 金陵:南京的古称。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素意杳难寻,残炉属晚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以寻觅的真挚情谊和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之情。诗人在此采用了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以“残炉”寓意友人的困境与挣扎。
颔联“花知西洛事,雁叫北人心”,通过自然界的花和雁,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他以“花”代表友人所在之地——洛阳的美景,用“雁”象征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颈联“客共艰难尽,诗随老大深”,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历经磨难、岁月沧桑的人生感悟,也反映出诗人作为文学创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不断追求与提升。
尾联“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意味着诗人和友人的联系受阻,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金陵书”这个典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表现力更为丰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李才翁》是南宋诗人高似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至1207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社会相对稳定,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南宋朝廷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军事压力。
诗人高似孙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充满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尽管如此,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并未减弱。他的诗歌创作受到苏轼、黄庭坚等宋代著名诗人的影响,作品以豪放、清丽著称。
在《答李才翁》这首诗中,高似孙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还反映了当时南宋文人阶层的生活风貌和时代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