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乃辞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纲。
白苹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
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子降临在北岛,眼中迷蒙让我忧愁。
秋水波动,洞庭湖面泛起波澜,树叶飘落。
风萧瑟,秋天的水边蒹葭苍苍,渔网轻轻撒下。
鹈鸟在水梁上嬉戏,大雁为何要离开这个乐园?
在水草深处极目远望,清澈的水洗净我的帽子。
老人不说话,却用眼神责怪我喝酒太过清醒,突然传来一声划船声,天水一片绿。
去完善
释义
1. 帝子:指尧的女儿娥皇或女英,二女嫁舜为妻。
2. 北渚:湘江的北面小洲。
3. 眇眇:向远处看的样子。
4. 嫋嫋:摇曳飘荡的样子。
5. 洞庭:湖南岳阳的洞庭湖。
6. 揭揭:高高的样子。
7. 寒菼:水草名,状如芦苇,秋天结实。
8. 濊濊:水流浩大的样子。
9. 轻罛:轻舟。
10. 有鹈在梁:梁,鱼梁;鹈,鹈鹕鸟。
11. 鸿:鸿雁,喻远行之人。
12.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叶片浮在水面。
13. 骋望:放眼远望。
14. 水之清兮濯缨:以清水洗濯冠缨。
15. 翁:老渔父。
16. 嗔偏醒:生气自己过早醒来。
17. 欸乃:摇橹声。
18. 天水绿:水天一色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欸乃辞》,作者高似孙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首句“帝子降兮北渚”暗含了《楚辞·湘君》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秋风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畔的美景。其中,“嫋嫋兮秋风”一句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哀伤。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湖泊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水生植物的描绘,以及鹈鹕、鸿雁等鸟类的形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此外,“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两句则表现了渔民捕鱼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白萍深处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两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渔舟唱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热爱。
总的来说,《欸乃辞》这首诗篇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欸乃辞》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
在高似孙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多种官职,但由于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学的热爱,他选择辞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他,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生活,尤其是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在《欸乃辞》这首诗中,高似孙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状况。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质朴,展现了高似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