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勋惠茯苓
道是青神谷,元通白帝崖。
有松如壮士,其魄化婴儿。
云湿侵鸦嘴,天寒翦兔丝。
尧初香摘髓,秦后雪凝脂。
穴动龙蛇窘,山空鸟兽悲。
惟将千岁力,白了一生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道处清幽谷地,通往天地初始的悬崖。
古松挺拔犹如壮士,元气充沛如同婴儿。
云雾湿润渗入树梢,天空寒冷裁剪蛛丝。
远自尧舜时期采摘香髓,近至秦朝之后采集雪脂。
洞穴中龙蛇受到困扰,山中鸟兽陷入悲伤。
唯有千年的松树力量,才能完成一生的奇特使命。
去完善
释义
1. 青神:地名,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境内。
2. 白帝:指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口。
3. 壮士:强壮的男子,这里用来形容松树的高大挺拔。
4. 魄:这里指松树的灵魂。
5. 婴儿:这里是比喻,形容松树的精华部分。
6. 鸦嘴:乌鸦的喙部,这里用来形容云雾的形状。
7. 翦兔丝:剪断兔子的毛发,这里用来形容天气寒冷。
8. 尧:指尧帝,传说中的古代中国君主。
9. 香摘髓:用香气来采摘骨髓,这里用来形容茯苓的采集过程。
10. 秦:指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
11. 雪凝脂:雪花凝结成的油脂,这里用来形容茯苓的品质。
12. 龙蛇:指茯苓的生长环境。
13. 鸟兽:泛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
14. 惟将:只依靠。
15. 千岁力:千年的力量,这里用来形容茯苓的生长时间。
16. 一生奇:一生的奇迹,这里用来形容茯苓的功效。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界景色和生物状态的诗词,诗人在观赏茯苓时,借物言志,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
首先诗人用“道是青神谷,元通白帝崖”两句描述了茯苓生长的环境,即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接下来的“有松如壮士,其魄化婴儿”则暗含了万物生长、轮回的道理,寓意着生命的变迁与成长。
之后的几句“云湿侵鸦嘴,天寒翦兔丝。尧初香摘髓,秦后雪凝脂”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穴动龙蛇窘,山空鸟兽悲”则传达出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各种生物都有其无奈与悲伤的一面。
最后两句“惟将千岁力,白了一生奇”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也是诗人通过观察茯苓生长得出的感悟: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种生物仍然保持生命力,证明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诗人以此表达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奇迹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嗣勋惠茯苓》是南宋诗人高似孙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0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入侵、宋金战争等。
在创作这首诗时,高似孙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官场上的晋升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此外,他的家庭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家道中落等。这些人生际遇使得高似孙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更加珍视友谊和亲情。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政治形势也非常严峻。金国的入侵使得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文人骚客们纷纷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高似孙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似孙创作了《杨嗣勋惠茯苓》一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杨嗣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高似孙的个人情感,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