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楚辞 其四

标题包含
山中楚辞 其四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 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轻。 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 风来南兮洗琴,棋落落兮争声。 心有官兮自玉,天相知兮同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假如古时候有许多奇迹,那么它驾驭夏季犹如站在高处一般清晰可见。翻越高山在脚下显得简单,从石中涌出的泉水清冽。采摘半熟的果实滋味独特,穿着稀疏的布衣倍感清爽。除了老子之外,还有谁能领悟这些道理呢?我与他结成同盟,共同传承这份智慧。南风拂过,洗刷我的琴弦,发出悦耳之声;棋局结束,各自争鸣,互不相让。内心坚守自己的信念如玉般坚定,上天的感应让我们保持清醒。
去完善
释义
1. "若古":意指仿佛是古老的年代。 2. "多奇":这里形容古老的时代有许多奇特的事情。 3. "御夏":意指夏天避暑纳凉的地方。 4. "高明":这里指高山之巅,地势高的地方。 5. "蹇":这里是连绵不绝的意思。 6. "石吐泉":形容山间的泉水从石头中涌出。 7. "泠泠":形容水流清澈的样子。 8. "采新果兮半熟":描述摘取半生熟的果子。 9. "被疏絺兮全轻":"被"意为穿着,"疏絺"指稀疏的麻布衣,"全轻"表示全身轻盈。 10. "非老子兮孰悟":"老子"是指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聃,"孰悟"表示谁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11. "亦晋人兮予盟":"晋人"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予盟"表示自己愿意与他们结为同盟。 12. "风来南兮洗琴":南方吹来的风吹拂过古琴。 13. "棋落落兮争声":形容下棋时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14. "心有官兮自玉":"官"在这里指心事,"自玉"意为自然明净。 15. "天相知兮同醒":与天地相知的人一起觉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意象、哲理的思辨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古人隐逸山林的图景。诗人以山间环境为起点,通过千山万水、石泉泠泠的景象,刻画了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突出了采新果、披疏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隐逸生活的自在与惬意。诗人通过对比,阐述了对于隐逸生活的认知,表现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共鸣。他赞美古人对生活的体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传达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这首诗中,诗人还借用了古琴、围棋等文化元素,进一步深化了隐逸主题。 整首诗歌展现出作者在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内心宁静的超凡心境,并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隐士的高尚情操。这种诗意的表达和深邃的内涵,使得《山中楚辞》成为一首颇具价值的古典诗词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楚辞 其四》是南宋文学家高似孙所创作的词篇。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间段正值宋金对峙,社会局势动荡。 在高似孙的一生中,他曾担任官职,但因时局不稳,多次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江南的山水名胜,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山中景色为题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文人墨客们在这个背景下,纷纷选择归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高似孙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也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他的这首诗《山中楚辞 其四》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