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
柳生春思拂京华,不管闲人也忆家。
添尽好香那睡得,月良如水浸梨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的嫩芽在新春的时节轻拂京城,即便是最忙碌的人也会在这时想念家乡。燃烧了最好的香料也无法入睡,月光如水洒在盛开的梨花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都下:即京都之下,这里指的是北宋京城汴梁。
2. 高似孙:宋代诗人,字子京,号平泉老人。
3. 柳生春思:柳树在春天生出嫩绿的新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思念之情。
4. 拂京华:拂,轻轻掠过;京华,即京都繁华之地。
5. 闲人:指无官职在身的人,多指文人墨客。
6. 添尽好香:表示对香的赞赏和喜爱,好香可以驱除室内的污浊之气,使人精神焕发。
7. 月良如水:良夜,指美好的夜晚;如水,形容月光如同流水般清澈明亮。
8. 浸梨花:将月光比作水,梨花在月光的映照下如浸在水中一样晶莹剔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柳生春思”意指春天到来时柳树抽芽的景象,这里以柳喻人,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来临时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不管闲人也忆家”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之情,无论是否忙碌,都会在心中涌起对故乡的牵挂。而“添尽好香那睡得”则是以花香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暗示了诗人即使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也难以忘怀故乡。最后一句“月良如水浸梨花”,则以月光映照梨花的美景来描绘出诗人对故乡美景的记忆,进一步强调了其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美好事物,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都下》是南宋诗人高似孙所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都城临安(今杭州)繁华景象的感慨。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高似孙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高似孙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政治、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较为紧张,但国内经济发展较为繁荣,尤其是都城临安,成为了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次,要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都下》通过对临安城的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都城盛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都下》这首诗是高似孙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他生活在都城临安,感受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同时,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诗人也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