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别天台

标题包含
别天台
早乘霞气入蓬莱,不识神仙也不来。 曾与赤松游数日,自携玉女上西台。 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 前度刘郎今得度,桃花一一为郎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晨迎着朝霞之气进入仙山蓬莱,不认识神仙我也不会前来。 曾经与神仙赤松子游玩数天,他自己带着仙女登上西台仙境。 那时我们共同谈论着黄粱美梦的事,回头去看只感叹碧海茫茫尘埃落定。 上次到来的刘郎如今得以再次来到,桃花一朵朵为他盛开。
去完善
释义
1. 天台: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 2. 霞气:早晨的云气。 3.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常用来指代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4. 赤松: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为黄帝的臣子,曾向黄帝传授养生之道。 5. 玉女:仙女,这里可能指天台山的仙子。 6. 西台:天台山的一个景点。 7. 黄房:道家炼丹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天台山的道观。 8. 碧海:大海。 9. 埃:尘埃。 10. 刘郎:汉代的刘晨,传说他与阮肇在永平年间同入天台采药迷路,遇二仙女,各居一处,半年后回家,发现人间已经过了七世。这里是诗人以刘郎自比。 11. 桃花:桃树的花,这里可能比喻天台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别天台》是南宋诗人高似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告别天台山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早乘霞气入蓬莱,不识神仙也不来”,诗人以霞气和蓬莱仙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蓬莱仙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处仙境,这里象征着友人的高贵品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以“早乘霞气”来形容友人的离去,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颔联“曾与赤松游数日,自携玉女上西台”,诗人以赤松子和玉女的传说典故,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赤松子和玉女的传说故事中,他们携手共度美好时光,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诗人用“曾”字表示过去的回忆,用“自携玉女上西台”来表达与友人共同度过快乐时光的感慨。 颈联“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诗人以“黄房事”和“碧海埃”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黄房事”指的是与友人谈论世事,“碧海埃”则象征著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尾联“前度刘郎今得度,桃花一一为郎开”,诗人以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刘禹锡曾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桃花源里,桃花灼灼,刘郎已来。”诗人借用这个典故,祝愿友人能像刘禹锡一样,再次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同时,诗人以“桃花一一为郎开”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天台》是南宋诗人高似孙所作的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宋宁宗嘉定年(1208-1224),这个时期是南宋时期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高似孙作为南宋朝廷官员,因其才学横溢而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然而,由于他性格刚直,不愿迎合权臣,因此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平坦。他曾多次被贬谪,先后担任过永州知州、潮州通判等职。在这些地方,他与当地文士交往甚密,共同切磋诗歌创作。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内实行中央集权,对外采取保守政策,以求稳定。然而,这样的政策并未带来长久的和平。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侵,对南宋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似孙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疾苦的诗篇。 在《别天台》一诗中,高似孙表达了对天台山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离开天台时的复杂心情。通过描绘天台山的美景,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他也暗示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离别是难以避免的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