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鹗山
东山空阔原野平,顺王养鸡贡高城。
秋天饥鹗未馔良,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但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殿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山人学射艺渐精,遂使山无鹗鸟鸣。
却思色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山的原野开阔又平坦,顺着王的指令去养鸡以供高城享用。
到了秋季,饥饿的鹰鹫食物短缺,他们侧着翅膀猛地掠下,显得十分无情。
守城的勇士们心中非常愤慨,只能趁着夜晚捕杀这些吃鸡的鹰鹫。
然而,在射箭技巧日益精进的山人们面前,这些鹰鹫已经不再敢在空中翱翔了。
突然回想起当年侵犯吴国的日子,为何不让他们用射箭的方式对付越国的士兵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山:这里指长江下游一带的山脉。
2. 原野平:原野平坦广阔。
3. 顺王:古代诸侯国之一,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4. 养鸡贡高城:将鸡作为贡品献给高城(此处指顺国王城)。
5. 秋天饥鹗未馔良:秋天的饥饿鹰隼还未找到食物。
6. 侧翅下攫殊无情:侧翼扑食的方式十分残酷。
7. 守城壮士心孔恶:守卫城池的勇士对这种行为非常厌恶。
8. 但夕窥兹捕鸡鹗:每天夜里都在监视这种捕鸡的鹗。
9. 雕弓一殿羽箭发:射箭技艺高超的射手发射羽箭。
10. 时从半空落:鹗时常从半空中掉落下来。
11. 山人学射艺渐精:山中的猎人学习射箭技艺逐渐精湛。
12. 遂使山无鹗鸟鸣:以至于山中再也听不到鹗鸟的叫声。
13. 却思色践侵吴日:回想起当年侵略吴国的往事。
14. 何不令之射越兵: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射击越国的士兵呢?
去完善
赏析
《谢鹗山》吴敏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古诗。诗人以山中的鹗鸟为线索,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东山空阔原野平,顺王养鸡贡高城”描绘了战争的背景,东山下的原野上,顺王正在向高城进贡鸡。而“秋天饥鹗未馔良,侧翅下攫殊无情”则刻画了战争爆发后,鹗鸟因为饥饿而变得残忍无情。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守城壮士对抗鹗鸟的过程,他们虽然厌恶鹗鸟的行为,但仍然勇敢地与其斗争。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为什么不用射箭的技能来对付入侵的敌军呢?整首诗通过鹗鸟这一象征物,将战争的惨烈和民众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鹗山》是南宋著名诗人吴敏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时期。
吴敏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世人称为“江南才子”。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在这段时期,他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见证了民间的疾苦。
《谢鹗山》这首诗就是在吴敏人生的这段时期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以“谢鹗山”为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充分体现了南宋文人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