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罗赤脚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
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学习道法已经多年,无法计算具体的时间;岁月如歌,和风吹拂,明月相伴。身体和心灵已达到了纯净的境界,这仿佛是神仙般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罗赤脚:这是一首赠送给姓罗的没有鞋子穿的人的诗歌。在古代,“赤脚”是指不穿鞋袜的人,可能是穷人或者隐士。
2. 学道:学习道家学说或者修炼道教的方法。
3. 由来:表示时间很长,从开始到现在。
4. 啸歌:一边长啸一边唱歌。
5. 月前缘:指过去的缘分或者过去的事情。
6. 身心已到无尘处:身体和心灵都已经到达了不受世俗纷扰的地方。
7. 自在仙:自由自在的神仙。
去完善
赏析
《赠罗赤脚》是一首充满道家哲学意味的古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的形象。诗中的“罗赤脚”形象并非特定的人物,而是代表着所有追求心灵净化、追求超脱尘世的人。
第一句“学道由来不记年”表示修道者注重内心修炼的时间长度,而不在乎具体的时间。第二句“啸歌风月在前缘”则意味着在追寻天道的过程中,修道者已经与自然界融为了一体,他们的歌唱和欢笑都与大自然的风花雪月融为一体。
第三句“身心已到无尘处”描述了修道者在心灵的探索中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们的心灵已被涤荡得一尘不染。最后一句“疑是人间自在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境界的理解:在这样的境界里,人们仿佛化身为自由逍遥的仙人,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修道者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炼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人以优美的文字展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美好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道家哲学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罗赤脚》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张浚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61年,正值南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张浚因力主抗金,被贬谪至永州(今湖南零陵)。在流放期间,他目睹了民间疾苦,心中感慨万千。在这段人生低谷的时期,他以诗言志,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忧虑。
当时,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不得不靠乞讨为生。罗赤脚便是这样一位以乞讨为生的贫苦百姓。张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这位身世可怜的人,为他写下了这首《赠罗赤脚》。
在这首诗中,张浚以罗赤脚的形象象征广大劳苦大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以及积极入世的士人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