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 其三
小楼对山寺,石路隔垂萝。野鸟过城少,闲情出郭多。家贫慎出处,学浅叹蹉跎。爝火光犹近,谁为白石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小楼房与山中寺庙相对,山间小路被垂下的藤蔓隔开。城中的野鸟并不多见,而悠闲之情却在郊外显得尤为丰富。家境贫寒要慎重选择出处,学识浅薄却感叹时光蹉跎。火焰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始终存在,谁能为我唱一曲白石之歌呢?
去完善
释义
1. 小楼:指诗人住所。
2. 对:面对,朝向。
3. 山寺:指位于山中的寺庙。
4. 石路:用石头铺成的道路。
5. 隔:相隔,距离。
6. 垂萝:垂下来的藤蔓植物。
7. 野鸟:生活在野外的鸟类。
8. 过城少:经过城市的次数很少。
9. 闲情:悠闲的情趣或心情。
10. 出郭多:远离城市的时候更多。
11. 家贫:家境贫寒。
12. 慎出处:谨慎选择居住之地和工作。
13. 学浅:学识浅薄。
14. 叹蹉跎:感叹时光虚度。
15. 爝火光:微弱的光亮。
16. 犹近:仍然很近。
17. 谁为:谁为...而唱。
18. 白石歌:指古代歌谣中的一种体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何绛的隐居生活,通过他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首联“小楼对山寺,石路隔垂萝”,描述了诗人的居所与山寺相邻,环境清幽,景色宜人。颔联“野鸟过城少,闲情出郭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城市中喧嚣的排斥,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颈联“家贫慎出处,学浅叹蹉跎”,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他对自己的反思,他在面对贫困时依然能保持谨慎,而对于学识的匮乏则感到遗憾。尾联“爝火光犹近,谁为白石歌”则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理想之火燃烧,希望有人能够为他创作一首赞美白石的诗篇,这也反映出他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居 其三》是何绛在晚唐时期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个时期,晚唐正处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历史阶段。何绛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渴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代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生的舞台上,何绛曾经历尽磨难。他曾尝试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现实却无情地挫败了他的希望。这使得他对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用诗歌来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的决心。
与此同时,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逐渐走向萎靡不振。官僚腐败、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日益严重。面对如此境况,何绛试图以“孤独”的诗歌语言唤起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寻找人性的良知。
在《郊居 其三》这首诗中,何绛通过描绘乡村的美景以及悠闲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他以独特的诗歌技巧,传递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在那个时代的所思所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