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远

标题包含
怀远
蒹葭风起暮秋天,天外怀人思渺然。衰草苍茫依极岸,远峰重叠隔疏烟。地因岭海霜犹浅,信为衡阳雁未传。今夜月明同万里,几回相忆鹤楼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深秋的风中,蒹葭随风摇曳,令人想起远方的朋友和无尽的思念。衰败的草地紧贴着岸边,显得无比苍茫;远方的山峰层层叠叠,仿佛被稀疏的烟雾相隔。这里的地理环境使得秋霜来得稍晚,而南飞的大雁似乎还没有传递到信息。今晚的月亮明亮如昔,照耀着万里之外的你我,让我们在回忆中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蒹葭:蒹,荻也,似莞而细,生水旁。葭,芦也,乃苇之未秀者。蒹葭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示萧瑟的秋天景象。 天外怀人:语出《楚辞·九章·哀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处形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苍茫:苍,深青色,茫,广阔无边。苍茫用以描绘辽远的景象。 地因岭海:岭海是古代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泛称。此处的地因岭海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 衡阳雁:这里提到的衡阳雁指的是衡山之上的南飞大雁。古人常以雁行传递书信,因此这里的衡阳雁可能意味着诗人的思念之情无法得到回应。 相忆鹤楼边: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处借指怀念过去的事物或者离开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怀远》一诗借暮秋时节的萧瑟之景,表达了诗人深远的思念之情。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面画面,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挂念。而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对比远近、重疊的山峰和朦胧的雾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中深深的忧虑。 接下来,诗人以“地因岭海霜犹浅”一句点出自己身在岭海之地,信為那头的衡阳雁还没有传递来信,更是凸显了这種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以“今夜月明同万里,几回相忆鹤楼边”收笔,表達了儘管與親人相隔千里,但月光下的思念却無法阻隔,如同白鶴樓畔的江邊,將這種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將懷遠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远》是何绛在唐朝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时期的诗人经历了初唐的繁荣盛世、边塞战乱的磨砺以及社会变革的冲击,因此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何绛生活于唐朝中期,这个时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间疾苦深重。他目睹了战乱所带来的生灵涂炭,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怀远》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此外,何绛所处的时代,文学创作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诗歌题材也更加丰富多样。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