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两岸风吹入峡船,崧台明月正娟娟。端州太守怜才甚,江阁应多赋大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岸的风吹动着船只行进在峡谷之间,此刻的月亮如同高挂在崧台的明丽少女。端州的太守非常赞赏人才,因此在江边的小亭应当会有许多宏大的诗篇诞生。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这里指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因其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以南而得名。
2. 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
3. 简夫:字子敬,号古西,福建福清人,明朝诗人。
4. 肇庆:广东省肇庆市,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5. 崧台:今江苏苏州。
6. 明月:指月亮,寓意美好的时光。
7. 娟娟:美好的样子。
8. 端州:广东肇庆。
9. 太守:官职名,主要负责一个地区的政务管理。
10. 怜才:喜欢有才的人。
11. 江阁:江边的小楼或阁楼。
12. 大篇:长篇大论,此处意指长篇的诗歌文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友人离别的诗歌。第一句“两岸风吹入峡船”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别离之际,江水滔滔的情景,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感。第二句“崧台明月正娟娟”则描绘了皓月当空,月色如银的美景,与离别之情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不舍与期盼之情。
第三句“端州太守怜才甚”中,“端州太守”指的是诗人的好友简夫,即将去广东肇庆任官。这里通过赞美简夫对自己的赏识和关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感激之情。第四句“江阁应多赋大篇”则是对简夫在肇庆任官期间的期望,希望他能发挥才华,创作更多优秀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朋友情谊和广阔的胸怀,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是何绛所创作的古诗,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创作于明代初期。
在明朝初期,社会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繁荣景象。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倡导仁爱、孝道等思想观念。因此,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何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科举失利、官场沉浮等诸多磨难。在诗中,他以简夫的离别为切入点,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贯穿于整首诗歌,使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是在明朝初期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诗人创作出来的。它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友情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