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标题包含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一棹寻江寺,潮平风浪稀。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一艘小船上寻找寺庙,潮水平稳,风浪稀疏。孤独的岛屿上,道德之心在彼岸,世俗之事被禅意相隔。绿柳的影子在水中摇曳,晴天里白鹭翩翩起舞。我身处尘世之外,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着清澈的光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通:指大通山,位于浙江淳安县西,多寺庙古迹。 2. 访迹:寻访古迹。 3. 何绛:字叔章,号木本堂主人,清代福建福清人,文学家。 4. 江寺:寺院的别称,此处可能指的是大通山的某个寺庙。 5. 潮平:潮水退去,水面平静。 6. 风浪稀:风浪减少,形容风平浪静。 7. 道心:道教信仰之心。 8. 孤屿:指孤立的小岛或沙洲。 9. 世事:尘世间的事务。 10. 隔禅扉:指远离世俗纷扰,潜心修禅。 11. 幽映:指光线暗淡而隐约可见。 12. 白鹭飞:白鹭在晴天飞翔的景象。 13. 人境:指远离人群、尘世的地方。 14. 清晖:清幽的光辉,此处形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通访迹删和尚的情景。诗中的“一棹寻江寺”表达了作者寻访迹删和尚的决心与毅力。而“潮平风浪稀”则预示着此次寻访将会一帆风顺,无波无折。接下来的两句“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则是表明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心境达到超然的境界,自然能够摒弃世间的纷扰与困扰。之后的两句“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则从视觉的角度展现出大自然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最后两句“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则是表示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安然,此刻的他已超越世俗,沉浸在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之中。整首诗将诗人追求道心的决心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所体悟到的内心平静和豁然开朗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诗人何绛。据诗中所述,他应是在崇祯年间创作了这首诗。当时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何绛以僧人足迹为题材,借以寄托自己的感慨和期许。通过描绘大通访迹删和尚的经历,何绛展示了僧人的淡泊心态以及坚持信仰的精神风貌,反映出他在乱世中对人生的超脱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