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山

标题包含
金山
万里寒波一点青,碧栏朱槛昼烧灯。入江塔影随流动,倚石楼台好晚登。鱼听寺钟知出食,浪回烟艇渡归僧。游人莫向西南望,远色苍苍是秣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万里的寒波之上,有一座青翠的小岛;白天的时候,那座岛上红色的栏杆上挂满了彩灯。随着波浪的起伏,岛屿的影子也在水中随之波动;傍晚时分,最适合站在石楼台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鱼儿听到寺庙的钟声,就知道该去寻找食物了;波浪带着炊烟回到岸边的渔船边,护送着僧人归去。游客们请不要向西南方向张望,因为远处那一片苍茫的地方就是秣陵。
去完善
释义
1. 金山:江苏镇江的金山风景区。 2. 何绛:明代诗人。 3. 万里寒波一点青:描述金山在水中的倒影。 4. 碧栏朱槛:指金山的建筑和栏杆。 5. 昼烧灯:白天点灯,形容游客众多。 6. 入江塔:进入江边的宝塔。 7. 鱼听寺钟:鱼儿听到寺庙的钟声。 8. 知出食:知道是喂食的时间。 9. 浪回烟艇:波浪退回,烟艇出现,形容僧侣归来。 10. 游人莫向西南望:游客不要向西南方向看去。 11. 远色苍苍是秣陵:苍茫的天际线那头是南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美丽景色和寺庙生活的宁静,同时也传达了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的“万里寒波一点青”形象地描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意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细节描绘,如烧灯、江塔、石楼等,展现出金山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积淀。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鱼的听觉、烟艇的动作等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最后两句则告诫人们不必过分留恋过去的繁华,应该关注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的人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是何绛的一首诗作,创作于明末清初,即公元1644年左右。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在这期间,何绛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个文人,但在这一时期,他投身于抗清斗争,成为一名英勇的义士。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绛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诗中,他以金山为题,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在国难当头之际的心情。他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在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疾苦之时,自己愿为国家赴汤蹈火的决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何绛卓越的诗才,更表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