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标题包含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为爱精蓝僻,崎岖入碧峰。客堂人少到,云影自重重。雨过溪声长,林昏露气浓。山深鸟亦静,闲立路边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份热情把清幽之境探寻, 行走于苍翠群峰间辗转攀升。 门庭冷寂少有客人来拜访, 惟有那云朵投下的影子幽幽相伴。 雨水洗净了蜿蜒的小溪潺潺作响, 树林中昏暗的光线更显露水之滋润。 这深山之中鸟儿也变得宁静, 闲适地站在路边的松树旁默不作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过:再次经过。 2. 光半大师:指诗人的朋友,一位高僧。 3. 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译为“寂静处”,多指寺庙。 4. 精蓝:古谓僧侣的住处,这里指光半大师所在的寺庙。 5. 碧峰:青翠的山峰。 6. 客堂:寺中接待宾客之处。 7. 云影:云雾的影子。 8.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 9. 露气:露水蒸发的气息。 10. 山深:山高且幽深。 11. 路边松:路边的松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光半大师兰若的所见所感。首联以精蓝之地在崎岖的山中显现出幽静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兰若周边的景象,包括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的客堂,以及雨后潺潺溪水与林间浓厚的露气;尾联则以鸟儿在山林深处的静谧以及闲立的松树作结,展现了这一方净土的宁静。全诗用词精炼,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重过光半大师兰若》,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何绛所作。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644年至1661年之间,正值明清交替,战乱频发之时。 在这个时期,作者何绛经历了家国沦丧的痛苦。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百姓疾苦,生灵涂炭。何绛也曾在动荡的局势下流亡,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然而,他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着对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苦难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与此同时,明清交替期间,佛家禅宗思想在民间仍广泛流传,许多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寻求解脱之道,纷纷投佛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绛拜会高僧光半大师,并在其兰若(寺庙)中留诗纪念,也是对自己信仰的表达和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