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喻凫至

标题包含
喜喻凫至
欲出心还懒,闲吟遶寝床。 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 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 见君何所似,如热得清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想要走出内心的纷扰却感到慵懒无力,于是只在寝室中随意吟咏诗歌打发时间。那些对于世事人生的思考已经被岁月侵蚀,就像蛀虫啃噬了书本的字句;曾经放纵不羁的酒宴生活,也被各种礼法约束限制。忧愁带来诸多疾病,贫穷让人收敛几分狂妄。见到你来时,犹如炎热夏日突然感到一阵清凉,让人耳目一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姚合(?-约859年):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今属河南陕县)人。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与贾岛友善,诗风清峭。 2. 喻凫(生卒年不详):姚合好友,曾任临泾县令。 3. “欲出心还懒”:指想出门游历但又懒得动身。 4. “闲吟遶寝床”:在家中绕着床吟咏诗歌。 5. “道书虫食尽”:道家经典被虫子啃食殆尽,比喻阅读广泛。 6. “酒律客偷将”:指客人把酒偷偷带进来。 7. “愁至为多病”:因为忧虑和烦恼变得多病。 8. “贫来减得狂”:贫穷让人的狂放之气减少。 9. “见君何所似”:见到你让我感觉如何。 10. “如热得清凉”:如同炎热中得到凉爽一样舒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日常生活的五言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悠哉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首联“欲出心还懒,闲吟遶寝床”表现了诗人疏懒的心态和对诗词的热爱,他以闲适的吟诵取代了对外界的关注。颔联“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是对自己的自省,虽身处闲适之中,但他始终不忘修身养性,并通过诗句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颈联“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则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即使忧愁使他多病的身体疲惫不堪,但贫穷并没有让他丧失内心的豪情壮志。最后一句“见君何所似,如热得清凉”表达了诗人见到朋友时的欣喜之情,如同在炎热的夏日找到一丝凉爽的慰藉。整首诗展现出诗人的悠闲、从容和豪放,既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出他坚韧的性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喻凫至》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14年至817年之间,此时姚合在长安担任监察御史。这一时期,唐玄宗的统治逐渐稳固,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姚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姚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和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唐朝的社会动荡不安,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生活。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让他变得悲观消极,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姚合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充满了对生活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当时和后世读者的喜爱。 《喜喻凫至》这首诗正是姚合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姚合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