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子集弟寄江蟹

标题包含
子集弟寄江蟹
吾乡十月间,海错贱如土。 尤思盐白蟹,满壳红初吐。 荐酒欻空尊,侑饭馋如虎。 别来九年矣,食物那可睹。 蛮烟瘴雨中,滋味更荼苦。 池鱼腥彻骨,江鱼骨无数。 每食辄呕哕,无辞知罪罟。 新年庚运通,此物登盘俎。 先以供祖先,次以宴宾侣。 其余及妻子,咀嚼话江浦。 骨滓不敢掷,念带烟江雨。 手足义可量,封寄无辞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家乡在十月份,海鲜便宜得像泥土一样。 特别怀念那个盐腌的白蟹,刚刚孵化的红色小蟹。 搭配美酒享用,会立刻让酒杯见底;用来下饭,会让你吃得津津有味,像老虎一般充满食欲。 自从离开后已经九年了,食物的滋味是多么让人想念啊。 在被蛮烟瘴雨笼罩的地方,滋味就像茶叶泡水后的苦味。 池塘里的鱼腥味能让人刻骨铭心,江河里的鱼骨头多不胜数。 每次吃下去都会让人想呕吐,却毫无怨言地接受这一切。 新年时好运亨通,这些美味终于能够登上餐桌。 首先用来供奉祖先,其次用于宴请朋友。 剩下的部分就和家人分享,一边品尝一边谈论河边的美好时光。 骨头渣子也不敢丢弃,因为它们还带着烟雾和雨水。 手足之情是可以衡量的,多次封装寄送也不必介意。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子集弟:即张九成的弟弟。 2. 江蟹:一种海产品。 3. 吾乡:指作者所在的家乡。 4. 海错:海味,这里指各种海鲜。 5. 贱如土:形容价格低廉。 6. 盐白蟹:用盐腌制过的白蟹。 7. 荐酒:用来下酒的菜肴。 8. 欻:突然。 9. 空尊:指没有酒的杯子。 10. 侑饭:下饭的菜肴。 11. 九年矣:指离别已经九年了。 12. 那可睹:表示无法看到。 13. 蛮烟瘴雨:形容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 14. 滋味更荼苦:指食物的味道更加苦涩。 15. 池鱼腥彻骨:形容池鱼的腥味很重。 16. 江鱼骨无数:形容江鱼的骨头很多。 17. 呕哕:呕吐。 18. 无辞知罪罟:不想知道罪名。 19. 新年:指新的一年。 20. 庚运通:指运气好转。 21. 盘俎:指盛食物的盘子。 22. 先以供祖先:指首先供给祖先享用。 23. 次以宴宾侣:指其次招待宾客。 24. 咀嚼话江浦:指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 25. 骨滓:指吃剩的鱼骨等。 26. 带烟江雨:指带着湿气的鱼骨。 27. 手足义可量:指兄弟之间的情谊难以衡量。 28. 封寄无辞屡:指多次寄送并无怨言。
去完善
赏析
《子集弟寄江蟹》是一首描绘乡愁和对故乡美食眷恋的诗词。诗中作者张九成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思乡的渴望和看到故乡的美食时那种无法控制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在异地他乡饮食的不适,进一步凸显出对家乡食物的热爱和思念。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回忆、对家乡的美食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在异乡生活的感慨,深刻地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子集弟寄江蟹》是南宋诗人张九成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到1162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金兵南下,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作为诗人的张九成,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因为抗金有功,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然而,后来因为得罪权贵,被贬到广西钦州,在那里度过了十几年的流放生活。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和战争的残酷,这对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九成的诗歌往往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战争的不满。例如在这首《子集弟寄江蟹》中,他以江蟹为引子,描绘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