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论语绝句 其三

标题包含
论语绝句 其三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 形影两亡都不见,当于此处认斯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虽然这个影子离不开形状,但别只在形状上寻求真实。 当形体和影子都消失时,你应该在这里寻找那个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虽然此影不离形":这句的意思是尽管我们的影子总是与身体相伴,无法分离。其中,“虽然”表示让步,“此影”指的是身体的影子,而“不离形”则表示影子始终与身体相随。 2. "莫向形中便认真":这里告诫我们不要过于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也就是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其中,“莫向形中”指的即是避免陷入只看表面的思维误区,“便认真”则提醒我们要学会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3. "形影两亡都不见":这句话用来比喻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忘记自己的形体和影子,物我两忘。在这里,“形影两亡”描述的是身心合一的状态,“都不见”则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人已经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4. "当于此处认斯人":这句话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意思是人们应当在对事物本质有所领悟的地方去认识和了解他人,以及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其中,“当于”意为在某个时刻或者阶段,“此处”指的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认斯人”则表示理解和接纳真实的自己与他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论语绝句 其三》是一首哲理诗,以形影关系为喻,探讨人生真理。前两句“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指出人的形体和影子紧密相连,但不应过分执着于外形。诗人提醒我们要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仅看表面现象。 第三句“形影两亡都不见”意味着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人或物的形状和影子都无法辨认,这意味着我们在面对复杂纷繁的世界时,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事物的价值。诗人鼓励我们抛开行迹观念,追求更深层次的领悟与认识。 最后一句“当于此处认斯人”则为我们提供了指引,让我们学会从内在的精神层面去认识和理解他人。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人生的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论语绝句 其三》是南宋著名文人张九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期间,张九成担任参知政事一职,积极推动抗金和儒学复兴事业,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 张九成自幼勤奋好学,精通经史百家,尤其是儒家经典。他立志报效国家,投身科举,最终金榜题名,进入仕途。然而,在南宋初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纷争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九成坚定主张抗金,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文人墨客纷纷发表言论,探讨治国之道,倡导儒家仁政思想。张九成受此影响,深感重任在肩,于是创作出这首《论语绝句 其三》,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民族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