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月十二日偶成 其二

标题包含
七月十二日偶成 其二
塘南莲吐锦,塘北树成幄。 夜来已秋风,朝见一叶落。 呼酒玩余景,行见纷索索。 人生如寄耳,何苦不行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池塘南面的莲花如同锦绣般盛开,池塘北面的树木繁茂如帐幕。 夜晚已经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早晨就看见一片落叶飘落下来。 召唤朋友一同饮酒赏景,渐渐看到这景象开始纷乱萧瑟。 人生短暂如同过客,何必不去尽情享乐呢?
去完善
释义
《七月十二日偶成 其二》注释如下: 1. 塘南:指池塘的南边。 2. 莲吐锦:形容莲花盛开时如同锦绣般美丽。 3. 塘北:指池塘的北边。 4. 树成幄:树木繁茂,形成一片绿荫。 5. 已秋风: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6. 一叶落:形容树叶开始凋落的景象。 7. 呼酒:唤来美酒,表示邀请朋友共饮。 8. 余景:剩下的风景。 9. 索索:形容纷纷扬扬的样子。 10. 人生如寄:比喻人生短暂,就像暂时寄托在世间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首联通过塘南塘北的对比,展示了莲花盛开与树木成荫的景象。颔联则以“一叶落”的形象比喻秋天的到来,预示时光流转,岁月如梭。 颈联中,诗人借酒助兴,欣赏眼前的美景,领悟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尾联则劝诫世人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又传达出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月十二日偶成 其二》是南宋诗人张九成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35年。当时正值金国南侵、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诗人张九成因坚持抗金立场,被任命为太学正,受到朝廷重视。然而好景不长,他因触犯秦桧而被贬谪至贵州。这首古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流放期间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一方面,他在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另一方面,他也抒发了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古诗反映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品质和家国情怀,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