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标题包含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端溪石砚堪称世界奇观,犹如夜晚紫光闪烁,宛如彩虹般美丽。 它不追求时尚,只想与日月同辉。深藏不露,就怕把墨水给玷污了。 樊子文章还有很大空间,宽广大海,谁能窥见。赠你这款砚台请好好使用,文史精华有待你的挥毫。 你将如同瀑布流水挥洒人间,字字珠玑啊!
去完善
释义
1. 端谿:即端溪,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内,以产端砚闻名。 2. 樊子:指樊茂实,北宋时期文人,字希稷,原名樊绂,世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徙家京师。由于他的叔父樊谏议在蜀中为官,便寄居在那里。这位樊谏议大夫便是苏轼的门人。 3. 端谿石砚:指产于端溪的珍贵砚台。 4. 紫光:紫微星的光芒,这里比喻端砚的品质优异。 5. 虹霓:彩虹,这里用来形容端砚的美丽。 6. 翰墨:指书法和文字。 7. 韬藏:隐藏不露,不显露自己的才能。 8. 汪汪万顷:形容水势浩大。 9. 经史:经书和史书,这里指代学问。 10. 飞流溅沫:形容水流激荡的景象。 11. 咳唾皆珠玑:形容言语富有智慧,如同珍珠般珍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砚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其品质的赞美和珍视,同时也寄予了对于樊茂实的厚望。诗人认为,樊茂实的才华横溢,如同广袤的海洋,无人能及。因此,他将这方珍贵的端砚赠送给樊茂实,希望他能够珍惜并充分利用,将砚台的优点发扬光大,挥毫泼墨,创作出更多优美的文字。这首诗既是对端砚的赞赏,也是对樊茂实的期待和鼓励,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张九成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 在这一年里,张九成经历了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他因直言不讳地批评秦桧而遭到贬谪,被任命为高州州学教授。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在贬谪期间,依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一方面,抗金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仍在继续;另一方面,秦桧的专权日益严重,朝廷内部的忠奸之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张九成坚定地站在了抗金派的一边,他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张九成通过赠送端砚这一举动,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樊茂实的深深情谊。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时代困境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