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柑花

标题包含
柑花
群芳落尽只青青,独有柑花照眼明。 已许江梅来结友,未容岩桂擅清名。 芬芬兰麝三春底,濯濯冰霜一座倾。 更待秋风资爽气,垂黄篱落伴金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百花凋谢之后,只有翠绿的柑树独自在风中摇曳生姿,异常醒目。 已与江边的梅花约定成为朋友,不能允许岩桂擅自占得清雅的名声。 初春时节,芬芳的柑花香如兰花、麝香一般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其明亮的光泽又如冰雪般在炎炎夏日给人带来一丝清凉。 待到秋风萧瑟时,它将为人们带来爽朗的气息,金黄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与落叶相映成趣。
去完善
释义
1. 柑花:柑橘类植物的开花。这里特指橘树之花。 2. 群芳落尽:所有的花卉都凋谢了。群芳,各种花草的总称。 3. 青:绿色。这里用来形容柑花的颜色。 4. 照眼明:明亮的耀眼。 5. 已许江梅来结友:已经允许梅花来和你成为朋友。江梅,梅树的别称。 6. 未容岩桂擅清名:不允许岩桂独自拥有清雅的美名。岩桂,即石桂,桂花的一种。 7. 三春底:春天的底部,表示春天到了最深处。 8. 濯濯冰霜:被冰雪洗涤过。形容柑花经受住了寒冷的考验。 9. 秋风资爽气:秋天的风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10. 垂黄篱落:黄色的柑花在篱笆上挂满。 11. 金橙:金色的橙子,这里比喻成熟的橘子。
去完善
赏析
《柑花》是南宋著名文人张九成创作的一首描绘柑花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柑花的描绘,表达出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联“群芳落尽只青青,独有柑花照眼明”中,诗人用“群芳落尽”的萧条景象对比“独有柑花照眼明”的生机盎然,形象地展现了柑花在萧瑟的冬季依然蓬勃生长的生命力。 颔联“已许江梅来结友,未容岩桂擅清名”中,诗人将柑花与江梅、岩桂并列,暗示柑花具有与江梅和岩桂相媲美的品质和特性。同时,这一句也表现出诗人对柑花的赞美和推崇。 颈联“芬芬兰麝三春底,濯濯冰霜一座倾”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赋予柑花芬芳的香气和洁白的色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柑花的香气之中,感受到它的高雅气质。 尾联“更待秋风资爽气,垂黄篱落伴金橙”中,诗人想象秋天来临时,柑花与金橙相映成趣的景象,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这也象征着人们在经历了磨难之后,终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总之,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柑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柑花》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段时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时期,被誉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这个时期,张九成(约954—1003),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少年时期就才华横溢,闻名乡里。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的状元。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多次受到贬谪。 在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花卉的描绘十分常见,如梅花、牡丹等都有很多佳作传世。柑花虽然不似那些名花那么著名,但是在文人眼里也有其独特的韵味。柑橘树四季常青,果实丰收,象征着家族的兴旺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九成写下了这首描绘柑花的诗: “绿叶霜凝翠色鲜,清香袭袂快披颠。看来已是群芳歇,一种芬芳迥异常。”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家族繁荣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