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爆竹
惯凭诗酒弄光阴,秋月春花伴醉吟。
不觉年华成晚暮,一声爆竹忽惊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习惯通过诗歌和美酒消磨时间,在秋月的光辉和春花的绚烂中伴着沉醉的吟咏。
不知不觉间,时光已到了黄昏时分,突然传来的一声爆竹声令人心惊。
去完善
释义
1. 时光:时间。2. 秋月:秋天的月亮,这里借指秋天。3. 春花:春天的花朵,这里借指春天。4. 伴醉吟:伴着醉酒的吟唱。5. 年华:年岁;岁月。6. 晚暮:傍晚时分。7. 蓦然:突然间。8. 惊心:使人震惊,感到震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闻爆竹》,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以表达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句“惯凭诗酒弄光阴”中,作者提到自己习惯于用诗歌和美酒来度过时间,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时光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秋月春花伴醉吟”,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场景,月色中的秋菊和春花陪伴着诗人沉醉在诗词之中,体现了其优雅而浪漫的生活态度。
然而在这美好的生活中,诗人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紧迫感。所以在诗的后两句中,“不觉年华成晚暮,一声爆竹忽惊心。”诗人通过写自己在听到爆竹声时,突然意识到时光已逝,自己的年华已经老去,从而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短暂的忧虑。
整首诗借用了传统诗词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及岁月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爆竹》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然而,尽管外部环境严峻,宋朝的文化仍然繁荣昌盛,诗歌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段时间里,虞俦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成功登第,进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多次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
在南宋时期,民间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以庆祝节日和祈求平安。这种习俗在当时非常盛行,因此虞俦在《闻爆竹》一诗中,通过描绘烟花爆竹的声音和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