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花
淡薄已无俗,秋高真出群。
峨峨掲翠藻,漫漫缀红云。
远色天街尽,余香省户闻。
狂风晓来剧,惆怅落纷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尘世纷扰,秋天的景色超凡脱俗。
青葱绿叶间点缀着红色云朵。
远方的景色在天街尽头,留下香味在宫门前徘徊。
早晨突然狂风大作,令人惆怅不已,花落满地。
去完善
释义
1. "淡薄":指楸花的颜色并不鲜艳夺目,给人一种清淡的感觉。
2. "无俗":这里指楸花具有不俗的气质,不像是世俗之物。
3. "秋高":这里的"秋高"指的是秋天的气候,用来形容楸花的生长环境。
4. "峨峨":形容楸花的枝干高大挺拔。
5. "掲翠藻":这里用翠藻来形容楸花的叶子,形象地描绘了楸花绿叶的翠绿。
6. "漫漫":形容楸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7. "缀红云":这里的"红云"指的是楸花的花朵,"缀"是点缀的意思,形容楸花的花朵像天空中的红云一样美丽。
8. "远色天街尽":这句诗通过描绘远处的景色,来形容楸花的花海之壮观。
9. "省户":这里指的是宫殿的门,用来形容楸花的香气能够传得很远。
10. "狂风":用来形容早晨的风势。
11. "惆怅":这里指诗人看到楸花落满地时的惋惜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楸花》是孔武仲的一首描绘楸花的诗。首先,“淡薄已无俗”一句表达楸花淡泊而不俗的气质;紧接着的“秋高真出群”则赞美楸花在秋季的花中之冠地位。接下来的“峨峨掲翠藻,漫漫缀红云”描述楸花的茂盛景象,而“远色天街尽,余香省户闻”则表示楸花美丽的景色弥漫整个天空,同时花香四溢,引人入胜。最后,“狂风晓来剧,惆怅落纷纷”则以风雨中的楸花飘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整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楸花的美丽和生命力,以及诗人对楸花的深深喜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楸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孔武仲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正值北宋年间,此时的中原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人孔武仲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家族世代为官,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这一时期,孔武仲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也曾游历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楸花》这首诗中,孔武仲通过对楸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以楸花为主题,通过对楸花形态、色泽、姿态的描绘,展现出了楸花的美丽和高雅气质。同时,他还通过楸花的生长过程,寓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以及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楸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使他得以通过对楸花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