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示众
客从远方来,遗我径寸璧。
中有四个字,字字无人识。
清涵鲸海寛,冷射蟾轮窄。
今朝呈似看,请道末后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从远方来,送给我一块径寸大的玉璧。
玉璧中刻有四个字,但无人认识它们。
这四个字仿佛蕴含了海洋般宽广的清澈,又有着如同月亮般的冷清。
今天就让我把这四个字展示给你看,请你说出最后一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遗:赠送。
2. 径寸璧:直径一英寸的璧玉,此处比喻重要的物品。
3. 清涵鲸海宽:形容佛性如同大海般宽阔无边。清涵,清澈的海水;鲸海,指大海。
4. 冷射蟾轮窄:形容月亮的光辉照在大地上,月光看起来较狭窄。冷射,寒冷的光芒;蟾轮,指月亮。
5. 末后句:最后一句话,表示这是最后的结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因事示众》,是五代时期禅僧释重显所作。诗人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禅宗的旨意和修为。首句“客从远方来”暗示了真理的来访;“遗我径寸璧”则是比喻佛法之珍贵;中间两句“中有四个字,字字无人识”意味着禅宗修行需要领悟的深奥之理;“清涵鲸海寛,冷射蟾轮窄”则以海洋的宽广和月轮的狭小分别对应境界的广大与个人的渺小;最后两句“今朝呈似看,请道末后句”则表示作者愿与众分享这领悟的至理。整首诗将深奥的禅宗道理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展现了作者的深厚修为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因事示众》是宋代著名僧人释重显所作。释重显在禅门中声望甚高,为禅宗五山十刹的顶级禅师之一。此诗创作的年代正是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昌盛。
释重显在这首诗歌中传达了佛法的智慧。这个时期,他的生命体验较为丰富,曾游历各地,悟道于江南五山之崇福禅院。他不仅精通佛教经典,还关注着社会现实和人间疾苦。这种对世间万事的通达使得他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在这个时代,由于宋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导致许多学者投身禅门,佛学研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释重显在此背景下,通过诗歌艺术,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佛教教义,以期引领众生从困惑中解脱出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