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将追贼何公桥
迟尔停车久,偷生恐未然。
皇威三令后,民瘼万端前。
貔虎烟尘地,猩鼯雨雾天。
监官有老眼,巢幕暂狂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车上待得时间太长了,不觉得有些危险吗?
皇帝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三次,老百姓的痛苦却有成千上万种。
在这个充满战乱的地方,烟雾弥漫如同老虎和熊出没的地方,大雨就像猩猩和鼯鼠在天空飞翔一样密集。
监管官员虽年老但眼睛依旧明亮,他们像暂时发狂的巢穴守护者一样坚定。
去完善
释义
《遣将追贼何公桥》注释:
1. 遣将:派遣将领。
2. 追贼:追击敌人。
3. 何公桥:不详,可能指一座古桥名。
4. 迟尔:延迟,等待。
5. 停车:停止前进。
6. 偷生:苟且偷生。
7. 未然:还没有发生。
8. 皇威:皇帝的威严。
9. 三令:多次命令。
10. 民瘼:民众的疾苦。
11. 万端:各种各样的问题。
12. 貔虎:比喻勇猛的士兵。
13. 烟尘:战火中的尘土,形容战争景象。
14. 猩鼯:猩猩和鼯鼠,比喻各种各样的盗贼。
15. 雨雾:细雨如雾,形容天气阴沉。
16. 监官:负责监察的官员。
17. 老眼:经验丰富的眼光。
18. 巢幕:在帷幕上筑巢,比喻极为危险的地方。
19. 暂:暂时。
20. 狂颠:疯狂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当时政治现象的诗。诗中首先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滥施刑罚、民生疾苦的关注。接着描绘了战士在烟尘滚滚的战场上奋战的场景,以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诗人认为,作为监官,应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洞察社会问题的本质,并勇敢地提出改革的建议。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只能暂时表现出狂放不羁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将追贼何公桥》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曹彦约的一首纪事诗。曹彦约在南宋为官,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等职,颇有政治建树。这首诗作于他担任江东安抚使期间,描述了他在追击叛军时的紧张场景和英勇果断的形象。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随后对南宋展开了进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朝廷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分歧日益加剧。曹彦约作为一名主战派官员,主张坚决抵抗蒙古侵略,捍卫国家利益。他在任江东安抚使期间,积极组织抗蒙斗争,多次击败蒙古军队,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在这首诗中,曹彦约通过描述自己在何公桥追击叛军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勇敢精神和坚定决心。诗中的“铁马嘶风”、“一剑横空”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英武之气。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抵抗外侮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