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别刘思中

标题包含
奉别刘思中
忆昨我初往,斗杓正南陬。 阳气已汗漫,伏阴才如勾。 既见御史公,文书烦校雠。 时时延上坐,不听毁者谋。 公兄东溪老,博我诗之幽。 轩然肯相顾,妙语吐如流。 诸郎冰雪姿,学问谁朋俦。 其长遇我厚,久要何绸缪。 感知不忍去,坐阅四月周。 寒暑无停机,忽忽今已秋。 我学曾几何,我怀良独忧。 亲庭催我归,岁晏无寒不。 朋友催我归,仁义相讲求。 山林本其性,麋鹿本其游。 再拜谢所知,去去毋苦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度正"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回忆当初我来时,正值北斗指向南方。 阳光明媚,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寒气则像勾子般蛰伏在角落。 有幸见到御史公,他被繁重的文书所困扰。 时常邀请我高座畅谈,丝毫不在乎流言蜚语。 他的兄长东溪老人,富有诗意且内敛深沉。 当我们交谈时,他总是能引人入胜地滔滔不绝。 公子们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无人能及。 他们对我十分关照,这份深情长久不变。 我感激不已不愿离去,转眼之间已经度过了四个月的时光。 四季更替,不知不觉已是秋天。 我在求学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仍然心怀忧虑。 母亲和家里人在催我回家,一年之中已经没有寒冷的日子了。 朋友们也在劝我回家,希望我们一同践行仁义之道。 山林是生活的本质,如同麋鹿天生属于森林。 再次感谢那些了解我的人们,我会离开,请不要为我担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度正:南宋文人,字周南,号叠山居士。 2. 忆昨我初往,斗杓正南陬:回忆当初我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 3. 阳气已汗漫,伏阴才如勾:春天的阳气已经充沛,而秋天的阴气刚刚开始。 4. 御史公:指刘思中的父亲,时任监察御史。 5. 文书烦校雠:在处理繁重的文书工作。 6. 延上坐:热情邀请我做上位。 7. 毁者谋:诽谤者的议论。 8. 东溪老:指刘思中的哥哥,因居住在东边的溪流边,故有此称。 9. 博我诗之幽:与我分享他的诗歌创作。 10. 轩然肯相顾:高姿态地愿意关注与照顾我。 11. 妙语吐如流: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诸郎冰雪姿,学问谁朋俦:赞颂刘思中的兄弟们具有高雅的气质和广博的学识。 13. 其长遇我厚,久要何绸缪:长期待我情深意厚,使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14. 感知不忍去,坐阅四月周:因为感受到他们的情谊而不忍离去,竟然在这里度过了四个星期。 15. 寒暑无停机,忽忽今已秋: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是秋天了。 16. 我学曾几何,我怀良独忧:感叹自己的学问虽然有限,但仍然有很多忧虑。 17. 亲庭催我归,岁晏无寒不:家人催促我回家,因为他们担心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 18. 朋友催我归,仁义相讲求:朋友们也催促我回去,因为我们需要继续探讨仁义的道德准则。 19. 山林本其性,麋鹿本其游:隐喻自己本来就是个喜欢山林生活的人,就像麋鹿喜欢在森林中游玩一样。 20. 再拜谢所知,去去毋苦留:再次向他们表示感谢,然后坚定地离开,不必苦苦挽留。
去完善
赏析
《奉别刘思中》是一首情感深厚的离别诗。诗人通过描述与刘思中的交往经历,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的“我学曾几何,我怀良独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别刘思中》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度正在公元1159年创作的。这一年,度正被任命为太学录,即将离京赴任。在这人生的重要时刻,他写下了这首离别诗,以表达对好友刘思中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在公元1159年的宋朝,政治氛围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度正在此时步入官场,成为了一名文人士大夫。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度正和刘思中等文人墨客相互扶持、切磋学问,共同度过了这段岁月。 在创作《奉别刘思中》这首诗时,度正或许想起了与刘思中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他们一起游历名山大川,欣赏美景;一起品茗论道,探讨人生。如今,自己即将离京赴任,与刘思中的相聚时光也愈发显得珍贵。因此,在临别之际,度正挥笔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离别诗,以此表达他对刘思中的不舍和祝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