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仁叔解组东归
万里来官蜀锦城,西南籍籍饮清名。
幕中议论谁为敌,天下交游我与盟。
圣处工夫须自得,明时事业只安行。
草堂拟作终焉计,便翼飞来总寄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里迢迢来到美丽的蜀锦城,在西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口碑。
在我们的团队里,无人可以匹敌;而与天下的朋友交往,我们都是平等的伙伴。
要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靠自己的钻研努力,而明智时代的工作只需稳重前行。
设想在草堂度过余生,便是这样平凡而美好的计划。让我们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互相倾诉彼此的心声。
去完善
释义
1. 蜀锦城:指四川成都市,因其自古以织锦业著称,故称“蜀锦城”。
2. 西南:这里指的是中国西南地区。
3. 籍籍:形容名声显著。
4.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5. 草堂:这里指杜甫在成都的故居。
6. 终焉:最终,最后。
7. 翼飞:展翅飞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许仁叔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的首联描述了许仁叔从远方来到四川担任官职,在西南一带赢得了清高的名声。颔联则赞美了他在幕僚中的才学无人能敌,与朋友们的交往堪称典范。颈联则鼓励他要在圣明的时代发挥自己的才能,从容地实现事业。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与友人共同度过余生,即使不能常常见面,也希望能够保持联系的心情。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许仁叔解组东归》是南宋诗人度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在这一年中,度正身处江湖之远,未能施展政治抱负,仕途受挫,而他的好友许仁叔也因倦于官场,决定辞官回乡。因此,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政治失意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无奈的叹息。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人墨客多因不得志而隐居江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正和许仁叔这样的士人感到仕途无望,选择离开官场,回归故里。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