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锦屏山
积翠浮空老不枯,英灵今此定何如。
万章松柏还蒙密,千载风云颇阔疎。
一气周流无间断,四时变化有盈虚。
凭高极目怀嵩华,此愤何时可一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松柏苍翠欲滴且不老,它们的英灵如今已逝去往何方?
密密麻麻的松柏依然繁茂,千年的风雨却已稀疏。
自然之气循环不息,四季更替各有消长。
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去,满怀对五岳的敬仰之情,这种壮志何时才能得以抒发?
去完善
释义
1. 度正:字周器,号拙庵,眉州人。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
2. 锦屏山: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四川的重要地理坐标之一。
3. 积翠浮空:形容锦屏山的植被茂密,绿色的植被犹如在空中浮动一般。
4. 老不枯:这里指树木虽然古老但仍然充满生机,不会枯萎。
5. 英灵:这里指的是古代的英雄豪杰,贤能之士。
6. 万章松柏:指的是万章山上茂密的松树和柏树。
7. 蒙密:形容草木繁茂,遮住阳光的样子。
8. 千载风云:形容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
9. 颇阔疎:这里的“阔”是形容词,表示空间开阔;“疎”是疏远的意思,这里表示看得远,视线不受阻碍。
10. 一气周流:形容自然界的气流循环不止。
11. 四时变化: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12. 有盈虚:指大自然的兴衰变化。
13. 凭高极目: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去。
14. 怀嵩华:怀念家乡的山川风光。
15. 此愤何时可一摅:这种抑郁的心情什么时候才能得以宣泄。
去完善
赏析
《题锦屏山》度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锦绣山川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积翠浮空老不枯,英灵今此定何如”描绘了锦屏山的壮丽景色,草木苍翠、云烟飘渺。而“万章松柏还蒙密,千载风云颇阔疎”则展示了山峰的神秘和历史的深厚,像是诉说着千年来的风风雨雨。
在诗人眼中,大自然的景致是循环不息的:“一气周流无间断,四时变化有盈虚。”这既是自然景观的生动写照,也寓含着人生哲理。接着,诗人凭高远望,胸怀壮志,但却感到壮志难酬,不禁发出“此愤何时可一摅”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锦屏山》是南宋诗人度正创作的一首描绘锦屏山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度正因为科举失利而心情低落。然而,他在游览锦屏山时,被其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这个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入侵的困境之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度正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失意的不满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