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

标题包含
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
捐躯陈大义,协力济多艰。 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 俄闻奸党败,仅见圣恩颁。 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度正"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舍弃生命来弘扬正义,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贤良的宰相为了道义而牺牲,名望显赫的人也被流放。 不久之后听到奸佞之辈失势的消息,圣上的恩典也降临了。 然而他们已在黄泉之下,令人悲痛地流泪。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度正:南宋时期文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 2. 捐躯陈大义:捐躯,舍弃生命;陈,陈述;大义,大的道理。 3. 协力济多艰:协力,共同努力;济,帮助;多艰,许多艰难困苦。 4. 贤相寻迁死:贤相,有德行才能的宰相;寻,不久;迁死,因罪被罚流放而死。 5. 明公亦放还:明公,对位高者的尊称;放还,释放回家。 6. 奸党败:指权臣贾似道被贬谪事。 7. 圣恩颁:皇帝的恩典发布。 8. 已矣埋黄壤:已矣,表示感慨;黄壤,黄色的土壤,代指墓地。 9. 伤哉涕泪潸:伤哉,悲痛的样子;涕泪潸,流泪不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由度正创作。在首联中,“捐躯陈大义,协力济多艰”表示为正义献身、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颔联“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描述了贤明的官员或遭受贬谪或被释放的结局。颈联中的“奸党败”暗示那些不忠诚的同僚已遭到失败,而“圣恩颁”则意味着皇帝恩典的颁布。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者的哀痛和对仍在世的同僚的同情,通过“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传达出深深的悲伤与哀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是南宋诗人度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值金国南侵,战乱频繁,民生疾苦之际。 度正,字周卿,号苇堂居士,四川简州人。他的生平事迹虽未见详细记载,但据其诗作来看,他一生游历四方,博学多才。在南宋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度正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留下了不少抒怀言志的诗篇。 这首《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展现了度正在那个特殊时期所经历的离别之苦。通过描绘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他乡异客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乱世人生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