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江州易彦章

标题包含
谒江州易彦章
经帷谏阁竟云何,且著莲花峰下么。 书院凄凉安处问,庐山突兀为谁高。 依依松柏经年好,泛泛鶑花逐日过。 万世清芬悬日月,元来得失一毫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度正"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经帷谏阁究竟如何,先放在莲花峰下吧。 书院里的凄清寂寞该如何安放,庐山的突兀又是为谁而高呢? 那些松树和柏树总是如此依恋对方,每年都长得好好的,而黄莺则每天在花海中度过。 万世的清廉芬芳如同日月一样永恒,一切都是如此的渺小,得失不过一丝一毫。
去完善
释义
1. 经帷谏阁:指朝廷官员。经帷,经纬天地;谏阁,谏官的阁楼。这里指做官的人。 2. 莲花峰: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庐山的主峰之一。 3. 安处问:安居乐业的地方。 4. 突兀:高耸的样子。 5. 依依:茂盛的样子。 6. 泛泛:浮游不定,形容莺花随波逐流,生命短暂。 7. 万世清芬:千古流传的美好声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谒江州易彦章》,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人度正在此诗中抒发了对江州易彦章的敬仰之情。首联“经帷谏阁竟云何,且著莲花峰下么”,通过对易彦章的赞美,表达了对其品行和才华的认可;颔联“书院凄凉安处问,庐山突兀为谁高”,则以江州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易彦章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信仰的精神风貌的敬仰;颈联“依依松柏经年好,泛泛鶑花逐日过”,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象,衬托出易彦章坚贞不屈的品质;尾联“万世清芬悬日月,元来得失一毫毛”,则表达了诗人对易彦章精神的无限敬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喻人,借物抒情,展示了易彦章高尚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风貌,并流露出诗人对他由衷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江州易彦章》是南宋诗人度正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渡之后至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初年,由于金兵南侵,中原地区沦陷,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激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在经历了战乱之后,深感国家的危亡和民众的疾苦,因此在诗中以寻访江州易彦章为契机,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