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丑妇吟

标题包含
丑妇吟
君不见汉殿丹青未漫灭,马上琵琶向谁说。 又不见华清舞破霓裳衣,凌波竟堕嵬山血。 从来艳色多累身,妾貌虽丑心自悦。 幽闺到老无人知,白发如丝镜如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有没有看到汉朝宫殿里的壁画依然清晰,马上的琵琶又向谁诉说着历史呢?您有没有看到在华清宫中跳舞时破碎的霓裳羽衣,如同凌波仙子坠入巍峨高山之上的血泪。自古以来,美丽的容颜总是让人生厌,我虽然相貌平平,内心却充满喜悦。在深闺里老去,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头发已经像丝线一样苍白,镜子映出的脸庞也已如铁石般坚毅。
去完善
释义
1. 汉殿:汉代宫殿,这里代指皇宫。 2. 丹青:丹指红色,青指蓝色,这里代指图画或雕刻。 3. 未漫灭:没有完全磨灭。 4. 马上琵琶:指唐明皇游宴于华清宫时,命善弹琵琶的穆新用内宫乐器进行表演。 5. 华清:指华清宫,唐玄宗时期的温泉行宫。 6. 舞破霓裳衣:形容舞蹈激烈以致衣服破裂。霓裳是唐代的宫廷乐舞。 7. 凌波:比喻美女的脚步轻盈。 8. 嵬山血:古代传说美人泪化为嵬石山的石头,此处以嵬山血借指美人的眼泪。 9. 艳色:指美丽的容貌。 10. 累身:拖累自身。 11. 妾貌虽丑心自悦:虽然我的容貌丑陋,但内心依然保持愉悦。 12. 幽闺:深闺,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13. 老无人知:年老也没有人知道她。 14. 白发如丝:形容头发花白。 15. 镜如铁:形容镜子古旧,如同铁一般坚硬。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丑妇吟》中,诗人胡仲参通过对汉朝和唐朝两位著名美女的故事进行对比,揭示了美丽容颜带来的不幸命运。在诗人看来,外表美艳的女子往往容易受到世俗的羁绊,而相貌平平的女子却能保持内心的愉悦与宁静。诗中的“妾貌虽丑心自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平淡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丑妇吟是南宋诗人胡仲参的传世之作。这首诗歌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政治动荡的时期。尤其是靖康之耻后,南宋与金国的战争持续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形势危急。 胡仲参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也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尝尽了人生冷暖。因此,他在诗作中表现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的政治体制和社会风貌也有着显著的特点。南宋政权建立后,虽然局势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内政外交问题重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士人阶层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不断增强,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关怀。 胡仲参的《丑妇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诗中以丑妇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奈和愤懑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正是那个特殊时期众多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也是南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