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

标题包含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
处士庐前门迳深,仅留佳句与人吟。 孤山近日无行路,疏影暗香何处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立人士的房子坐落在门前的小径深处,只剩下优美的诗句供人品味。近来这孤独的山路已经鲜有人走,那迷人的身影和淡雅的香气又在何方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性之:即赵性之,字子谦,号竹亭,元末明初诗人,曾居杭州孤山。 2. 胡仲参:元朝末年的隐逸文人。 3.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这里指赵性之。 4. 庐:房屋,这里指的是赵性之的住处。 5. 仅留佳句与人吟:意思是只有留下的诗句供人们欣赏和吟咏。 6. 孤山:西湖中的一座小岛,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墓地所在地,以梅花著称。 7. 无行路:没有行走的道路。 8. 疏影暗香:形容梅花的形象和气味的词语。
去完善
赏析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是南宋诗人胡仲参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寻找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首句“处士庐前门迳深”,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处士即隐士,这里指代的是林逋。林逋是北宋的一位著名隐士,他一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句诗通过描绘处士庐前的幽深小径,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次句“仅留佳句与人吟”,则表达了对梅花赞美的诗句的留恋。这里的“佳句”指的是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林逋诗才的敬仰。 第三句“孤山近日无行路”,则是诗人对自己找寻梅花的艰辛经历的感慨。孤山是西湖的一座小山,也是梅花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近期没有路径可寻,使得诗人无法找到那片梅花盛开的风景。 最后一句“疏影暗香何处寻”,表达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怀念之情。在这句诗中,作者以“疏影暗香”来形容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受。同时,“何处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梅花美景的惋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是南宋诗人胡仲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胡仲参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当时,金朝已经灭亡,蒙古帝国崛起并开始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这种局势使诗人深感忧虑和痛心。然而,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并未被现实所击垮,而是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胡仲参描绘了自己在寒冬时节寻梅归来的情景。他通过对梅花、积雪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此外,诗人还通过“诗成须换骨”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