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早发
未晓催行色,微吟独据鞍。
露垂星影湿,月淡水光寒。
犬吠知村近,鸡鸣觉夜残。
亲闱在何许,谁念客衣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还未看清天色就要催促上路,低声吟咏着独自跨上马鞍。
露水滴落在星光下显得湿润,月光洒在水面上显得寒冷。
听到狗叫声知道村子已经不远,雄鸡啼鸣让人意识到夜晚即将结束。
亲人所在的远方究竟在哪里呢?又有谁会挂念我这游子身上的衣衫是否单薄呢?
去完善
释义
1. 未晓:天还未亮的时候。
2. 催行色:催促行旅的景色。
3. 微吟:低声吟咏。
4. 独据鞍:独自骑马。
5. 露垂:露水低落。
6. 星影湿:星星的影子在水中显得湿润。
7. 月淡:月光暗淡。
8. 水光寒:水面的光芒让人感觉寒冷。
9. 犬吠:狗叫。
10. 鸡鸣:鸡叫。
11. 夜残:夜晚将要结束。
12. 亲闱:家乡的父母。
13. 在何许:在哪里。
14. 谁念:有谁关心。
15. 客衣单:游子的衣服单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首联“未晓催行色,微吟独据鞍”写出行程的急迫和孤独。清晨天未亮,诗人就不得不出发,独自骑马前行,心情略显沉重。
颔联“露垂星影湿,月淡水光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早晨的寂静与寒冷。露珠挂在星星上,月光映照在水面上,诗人用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颈联“犬吠知村近,鸡鸣觉夜残”则表现了旅途行进的过程,逐渐接近村庄,鸡叫的声音告诉诗人夜晚即将结束,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尾联“亲闱在何许,谁念客衣单”则揭示了诗人出行的原因以及他对亲情的渴望。他离亲人越来越远,只能独自忍受寒冷的衣着,心生孤寂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凸显了旅人的思亲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中早发》是南宋诗人胡仲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胡仲参生活在一个士人阶层,虽然他并未在朝廷任职,但他的生活仍然受到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南宋与金、元等政权不断发生冲突,战争频繁,民生疾苦。
作为一位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文人,胡仲参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贯穿在他的诗作中。在这首诗《道中早发》中,他以早发道中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通过对早发道中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