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与伯氏苇航对床阅江湖诗偶成一首
对床因话弟兄情,话到山林世念轻。
几上江湖诗一卷,窗前灯火夜三更。
茶经未展神先爽,香片才烧味较清。
吟罢忽闻谯角动,石桥霜晓有人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床头与兄弟聊天,聊起山林往事,心情变得轻松。桌上摆放着一卷描绘江湖的诗篇,窗外灯光映照着夜色已深。茶经尚未展开,精神就已经舒畅,刚烧过的香片味道更加清新。吟咏完诗篇忽然听到远处城楼上的号角响起,石桥上清晨的霜露中,有人在行走。
去完善
释义
1. 夜坐:夜晚独坐;
2. 伯氏:兄弟中排行老大的人;
3. 苇航:指以船为家;
4. 对床:两人相对而坐;
5. 江湖诗: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
6. 偶成:即兴创作;
7. 世念:世俗的观念;
8. 三更:半夜;
9. 茶经:茶叶方面的专著;
10. 未展:尚未翻开;
11. 神先爽:精神愉悦;
12. 香片:香料;
13. 谯角:城楼上吹奏号角的地方;
14. 石桥:石质拱桥;
15. 霜晓:早晨雾气渐消的情景;
16. 有人行:有人在行走。
去完善
赏析
《夜坐与伯氏苇航对床阅江湖诗偶成一首》是宋代诗人胡仲参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与兄弟共度的夜晚时光,表达了对亲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对床因话弟兄情,话到山林世念轻”,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在对床夜谈时,谈论着彼此的情感和共同话题。当谈到山林时,他们的尘世杂念也随之减轻。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几上江湖诗一卷,窗前灯火夜三更”,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与兄弟一起阅读江湖诗的场景。诗人以诗歌为伴,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与兄弟之间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颈联“茶经未展神先爽,香片才烧味较清”,描述了诗人品尝茶的愉悦心情。在品茗过程中,茶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品茗的热爱,以及他在品茗中所获得的宁静与愉悦。
尾联“吟罢忽闻谯角动,石桥霜晓有人行”,描述了诗人在吟咏完毕后所听到的谯楼更鼓声。这时,诗人意识到已经夜深人静,霜冻的早晨来临,石桥上已有人开始行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南宋诗人胡仲参所作。其创作时间为公元1180年左右。在胡仲参生活的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趣,善于以诗歌表达个人情感。
胡仲参与兄弟伯氏关系甚好,常一起赋诗唱和。伯氏乃文人雅士,二人因志趣相投而常常一起游玩、畅谈。这首《夜坐与伯氏苇航对床阅江湖诗偶成一首》描述了两人夜晚闲坐,一同欣赏江边风景的情景。他们乘舟游览江河湖泊,共同阅读诗书,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当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中,胡仲参仍然心怀忧虑,忧虑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繁荣。这首诗即是他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