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端午

标题包含
端午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匆匆流淌,今日我们来纪念屈原. 江上的画船没有一处能买到,我们关起门来在风雨中阅读《离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汨罗:汨罗江,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境内,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2.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3.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长篇抒情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端午》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时的情景和感受。“千年流水去滔滔”一句,以流水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此日人来吊汨罗”则点出了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联系,人们在这一天纪念屈原,感叹他的忠诚与坚守。 第三句的“江上画船无买处”,是描述端午节期间的热闹场景:江边停靠的画船、络绎不绝的人群,可诗人却没有参与其中的兴致。这与下一句“闭门风雨读离骚”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选择在自己的世界内阅读《离骚》,表达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 整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热闹的节日气氛与诗人的孤独心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端午》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胡仲参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个人生活方面,胡仲参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家境并不富裕。他年轻时就展露出文学天赋,然而科举考试屡次不中,使其始终未能进入仕途。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也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晚期是一个内外交困的时代。外部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和压迫,内部则是权臣当道,政治腐化。在这种环境下,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生问题日益严重。胡仲参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通过他的诗歌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在这首《端午》诗中,胡仲参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端午节热闹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民间的欢乐气氛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在这些看似欢快的画面背后,隐藏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