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飞桥观游艇
为爱高桥月色多,飞觞捉尘对吟哦。
轻舠一叶时来往,惊散双鸳动碧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特别喜欢这高桥上的月夜景色,朋友们举起酒杯,相互唱和。
我们的小舟在夜色中轻轻穿梭,不时惊起水面的鸳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飞桥:这里指临水的桥梁。
2. 月色:月光。
3. 飞觞捉尘:形容饮酒赋诗的情景。觞,古代饮酒用的器具;捉尘,抓住尘埃,比喻得到微小的快乐。
4. 吟哦:作诗吟咏。
5. 轻舠:轻便的小船。
6. 一叶:形容小船体积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轻盈。
7. 双鸳:即鸳鸯鸟,比喻恩爱夫妇或情投意合的情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桥上观赏游艇的美景和心情。首句“为爱高桥月色多”,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桥上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飞觞捉尘对吟哦”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对着美景吟咏诗歌的惬意画面。而“轻舠一叶时来往,惊散双鸳动碧荷”则是诗人在观赏游艇时,偶然发现轻舟划破水面,惊动了水中的鸳鸯,从而使得平静的湖面变得生动起来。整首诗既有景色的细腻描绘,又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和登飞桥观游艇》创作于北宋时期,其作者是文彦博(980-1057年),他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宰相职务,官至太师。
在文彦博创作此诗的北宋时期,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较为繁荣,人民生活富裕,水上交通逐渐发达,游船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作者文彦博身处庙堂之高,时常登高望远,俯瞰下方熙熙攘攘的社会景象,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观察游艇,展现出都市生活的繁荣景象,从而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治世的赞誉之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