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二
紫府仙人每驭飇,朝游三岛暮三茅。
他年内史功成后,愿结山阴世外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贵的仙人常常驾驭着风云,早晨游览三座仙岛,晚上到达三座茅屋。在未来某一年,他的内史功成圆满之后,希望建立与山阴世外的交情。
去完善
释义
1.紫府:古代对天上仙宫的称呼,这里借指自然表白大师所居之地。
2.仙人:对道士的美称,此处也是赞美自然表白大师。
3.驭飙:驾驶狂风,喻指飞行或高傲脱俗的姿态。
4.三岛: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5.三茅:指安徽宣城的三茅峰,是道教胜地。
6.内史:指诗人自己。
7.功成:成就功名。
8.山阴:绍兴的别称,这里是说诗人希望能与自然表白大师保持长久的友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向往和与友人共享山水之乐的期待。诗中借用了紫府仙人驾驭风云的意象,描绘出一幅逍遥自在的生活场景。“朝游三岛暮三茅”则暗示了作者的隐逸之心,即追求在朝为官的同时,也能拥有归隐山林的清静生活。
尾联“他年内史功成后,愿结山阴世外交”,表明了诗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功成名就之后,能够与挚友共游山水,尽享人生欢乐。这一愿望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重视。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二》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诗人文彦博所作,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和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政治制度也相对较为健全。
文彦博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两度担任宰相,官至太尉,封潞国公,谥忠烈。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成就,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他的晚年时期,文彦博对禅宗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结识了自然表白大师,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正是文彦博在与自然表白大师交往过程中创作的。在这首诗中,文彦博表达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和感悟,认为自然法则和人的心灵相通,人与自然可以相互映照,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了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