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蒙留守相公玉汝延饮于中和新堂仍别设毡幄欲令羸老暂憩翌日小娃已传其说辄成小诗
新堂仍设旧青毡,欲使刘伶暂醉眠。
何似奇章南涧上,别开一室待焦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的客厅里仍然摆放着旧的青色地毯,想要让刘伶暂时在这里喝醉睡觉。但是,这里更像是在奇章南涧的山上,另外开辟一个房间等待焦先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留守相公:指洛阳太守吕蒙正。吕蒙正曾任宰相,此时任洛阳留守,所以被称为“留守相公”。
2. 玉汝:对吕蒙正的尊称。
3. 中和新堂:位于宋代洛阳的一个建筑名称。
4. 毡幄:即毡帐,用毛毡做成的帐篷。这里指设置在中和新堂内的临时休息室。
5. 刘伶:西晋时人,好饮酒,常醉眠。此处用来比喻作者自己。
6. 奇章:唐代诗人韩愈的别墅所在地,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7. 南涧:韩愈别墅旁的一条山涧。
8. 焦先:东汉隐士,以清贫自守著称。这里是将吕蒙正比作焦先,表示对他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人、政治家文彦博所作。诗的标题较为复杂,主要是为了介绍诗的创作背景。诗人曾受到留守相公(指张耆)的邀请,在中和新堂聚会并设下毡幄,希望让年老的文彦博能够暂时休息。次日,年幼的孩子已经传播了这次聚会的情况,文彦博因此作了这首小诗。
诗歌首句“新堂仍设旧青毡”描述的是他们在中和新堂聚会时的场景,仍然是那种熟悉的青毡覆盖在座位上,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第二句“欲使刘伶暂醉眠”则引用了刘伶醉酒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聚会让大家放松身心,尽情畅饮的意愿。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奇章南涧上,别开一室待焦先”则是诗人的想象和期望。他设想在风景秀丽的南涧之上,建立一处别致的房屋,用来招待像焦先这样德高望重的隐士。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也显示出诗人期待与贤能之人共度时光的心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和谐友爱的聚会画面,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心情。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也展示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前日蒙留守相公玉汝延饮于中和新堂仍别设毡幄欲令羸老暂憩翌日小娃已传其说辄成小诗》,出自宋朝文人文彦博之手。文彦博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位极人臣。在苏轼被贬谪后,他为苏轼提供保护,两人结下深厚友谊。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时期,文彦博时年已逾古稀。
此时,宋朝政治氛围压抑,保守势力打压改革派。作为保守派的领袖人物,文彦博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态度。而苏轼在早年支持王安石变法,但后因政见不合,渐受排挤,不断被贬谪。文彦博在政治上与苏轼观点相左,但在个人感情上一直关心、保护苏轼。
这首诗的创作地点为“中和新堂”,据考证位于江苏苏州。文彦博在此地举办宴会,邀请友人共度欢乐时光。他在诗中将自己和苏轼比作古代学者颜渊和子夏,借以表达对苏轼的关爱与支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