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

标题包含
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
百卉千花淑景新,主人吟啸惜芳辰。 依依绿减随隄色,灼灼红移洛浦春。 已爱清香飘宴席,更分秾艳与交亲。 邹阳本是梁园客,醉赏犹思濉水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各种花草展现出新的美好景象,主人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吟咏歌唱。 那依依的绿色伴随着堤岸的色彩减少,而鲜艳的红色犹如洛阳的春天。 我们已经在宴席上喜欢上了那淡淡的清香,更愿将这些繁茂的花朵分享给亲朋好友。 邹阳原本就是梁园的游客,在陶醉地欣赏这美景时,仍会想起濉水的岸边。
去完善
释义
依依绿减随隄色,灼灼红移洛浦春:这句诗中,"依依"用来形容草木的枝叶繁茂;"绿减"表示随着春天的离去,绿叶逐渐减少;"随隄色"是指顺着堤岸生长的植物颜色;"灼灼红移洛浦春"中,"灼灼"是对花朵鲜艳如火的描述,"红移"指红花凋谢,"洛浦春"是用洛阳岸边春天的美景比喻花朵盛开的美景。整句意思是随着春天离去,绿叶逐渐减少,但红花仍然盛开,就像洛阳岸边的美景一样令人陶醉。
去完善
赏析
《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是宋朝著名文人、政治家文彦博写给两位劝谏者蔡氏和吴氏的唱和之作。在这首诗中,文彦博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诗词技巧,如对比、拟人等手法,以描绘春夏之交的花卉景色为主,表达出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珍视友谊、倡导和谐的人生态度。 首联“百卉千花淑景新,主人吟啸惜芳辰”以春夏之交繁茂的花朵为背景,喻示生命的蓬勃,并强调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描述花卉之美,展现出他的高雅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颔联“依依绿减随隄色,灼灼红移洛浦春”通过对堤岸绿意消退和洛水河畔花开艳丽景象的描绘,突显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壮丽。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不同的景象,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已爱清香飘宴席,更分秾艳与交亲”则是将花香融入宴会场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此外,这两句诗还传达出诗人乐善好施的精神品质。 尾联“邹阳本是梁园客,醉赏犹思濉水滨”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来抒怀。这里提及的邹阳是西汉时的文人,曾为梁孝王的门客,曾写有脍炙人口的《梁园赋》。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明他与友人志同道合,友情犹如美酒,令人陶醉;同时暗示他们的友谊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牢固。 总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彦博作为诗人的才情与技艺。他以自然为镜,以友谊为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春日宴饮图,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与温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文彦博所创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80年前后,即北宋时期。 当时,文彦博刚刚被任命为副枢密使(即副宰相),他的人生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他与另一位副枢密使蔡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然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彦博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同仁的支持。因此,他创作了这首《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以赞美两位谏议士的才华与品德,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