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标题包含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昔日传闻构馆新,标名今已几经春。 心安即是长生路,世乐无过自在身。 虚室久扃闲岁月,白头不减旧精神。 蓬莱未要香山客,且作潜溪百岁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谷神馆:古人读书、修身养性的地方。 2. 心:指心态。 3. 安:安稳,安定。 4. 长生路: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 5. 世乐:世俗的快乐。 6. 无过:不过分,恰到好处。 7. 自在身:自由自在的生活。 8. 虚室:空置的房屋。 9. 扃:关闭。 10. 白头:白发苍苍的老人。 11. 精神:精力与活力。 12. 蓬莱:古代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仙山。 13. 香山客:香山居士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 14. 潜溪:地名,位于浙江金华地区。
去完善
赏析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黄及之的深厚友谊以及追求内心安宁、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的诗歌。诗中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赞美黄及之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昔日传闻构馆新,标名今已几经春。”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新馆和如今的历经沧桑,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无常。这也暗示了诗人和黄及之之间的深厚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心安即是长生路,世乐无过自在身。”这两句是诗人对黄及之生活态度的高度概括,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世无争的自在生活。这种心境使诗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揭示了长寿的秘密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虚室久扃闲岁月,白头不减旧精神。”这两句赞美了黄及之的精神风貌,即使年事已高,仍保持着年轻时候的锐气和活力。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黄及之能够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畏岁月的侵蚀。 “蓬莱未要香山客,且作潜溪百岁人。”诗人以蓬莱仙境中的香山人比喻黄及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劝勉黄及之要像潜溪那样淡泊名利,过上与世无争的百岁人生。这首诗不仅传达了诗人与黄及之之间的深厚友谊,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是宋代诗人陈瓘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王朝末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瓘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由于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和抗议,多次遭到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过上了田园生活。他的这首《寄题黄及之谷神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创作的。 在诗中,陈瓘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表达了他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这种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的北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纷纷逃离官场,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陈瓘正是这些有识之士中的一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