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昏诗
壮岁漂沦懒读书,老忘休歇欲何如。
夜窗不复留灯火,眼食齁齁一任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壮岁漂沦:这里指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四处奔波漂泊。漂沦,即漂泊沉沦的省写,形容生活不固定,到处流浪。
懒读书:不愿意去读书学习。懒,这里指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去做某事。
老忘休歇: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忘记休息。老忘,即年老记忆力减退。休歇,休息的意思。
夜窗不复留灯火:夜晚的窗户不再点灯。这里表达了诗人年老的视力下降,夜晚看不清东西,所以不再点亮灯光。
眼食齁齁:形容眼睛像吃了很咸的食物一样干涩难受。齁齁,即干燥、干涸的意思。
一任渠:听凭它去,不在意的样子。这里的“渠”是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他或者它。
去完善
赏析
《目昏诗》是宋朝诗人陈瓘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晚年视力衰退、阅读困难的困扰和无奈。首句“壮岁漂沦懒读书”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漂泊不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对阅读的疏懒;次句“老忘休歇欲何如”则揭示了诗人晚年因记忆力减退而难以停下手头的工作休息的困境。接下来两句“夜窗不复留灯火,眼食齁齁一任渠”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窗前无法继续阅读和忍受视力衰退的煎熬,只能听天由命地让视力继续下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未成的痛惜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目昏诗》是北宋诗人陈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5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陈瓘的人生际遇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知县、监察御史等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遭贬。尤其是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政策,使其在官场受到排挤。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以清廉耿直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党争的激烈时期。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社会的经济状况,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动荡。陈瓘作为保守派的成员,对新法持批判态度,这也是他在政治生涯中屡受挫折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陈瓘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和忧虑。
在这首《目昏诗》中,陈瓘以目昏为比喻,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以"直须凭仗西方日,照见吾民万世安"的期许,表达了希望借助正义的力量,照亮国家的道路,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这首诗既展示了陈瓘个人的人生际遇,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