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晴

标题包含
秋晴
雨洗秋空明似水,瓦光浮动碧差差。 好风晴日虚窗浄,正是幽人养病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獬(1024年-1072年),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又号愚溪,北宋文学家。 郑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中进士,历任陈州通判、荆南知府、开封...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雨洗净天空如同清澈的水一般明亮,琉璃瓦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绿色。 和煦的微风与晴朗的天空在敞开的窗户前交织,这正是诗人在修养身心的时候。
去完善
释义
1. 瓦光:指阳光照射在瓦片上的光芒。 2. 碧差差:形容树木等植物葱绿茂盛的样子。 3. 虚窗:打开的窗户。
去完善
赏析
《秋晴》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晴朗、清新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在休养过程中的宁静心境。 “雨洗秋空明似水”,诗人以“明似水”来形容秋雨过后,秋天的天空洁净明亮。雨水洗净了空气中的尘埃,让秋高气爽的感觉更加明显。 “瓦光浮动碧差差”,描述的是阳光下琉璃瓦闪烁的景象。阳光照射在琉璃瓦上,映射出斑斓的光彩,如同水面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好风晴日虚窗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季美好天气的热爱。和风丽日,静谧的窗户,让人仿佛置身于无尘的世界之中。 “正是幽人养病时”,这是诗人对于自己目前状态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可以静下心来调养身体,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安逸。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休养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晴》是北宋著名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47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郑獬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深受人们喜爱。 在郑獬的一生中,他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在第三次考试时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然而,他的官运并不顺利,曾受到同僚的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郑獬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揭示出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